《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内容简介:我总以为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比自由更根本。我们也可说,容忍是自由的根本。社会上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人们自己往往都相信他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他们的思想是不错的,他们的信仰也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如果社会上有权有势的人都感觉到他们的信仰不会错,他们的思想不会错,他们就不许人家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所以我在那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来,一方面实在是为了对我们自己说话,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政府、对社会上有力量的人说话,总希望大家懂得容忍是双方面的事。一方面我们运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权利时,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同时政府或社会上有势力的人,也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大家都应该觉得我们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是难免有错的。因为难免有错,便应该容忍逆耳之言;这些听不进去的话,也许有道理在里面。——胡适
胡适(1891.12.17—1962.2.24),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取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义,笔名天风、藏晖等。
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共拥有36个博士学位。胡适一生跌宕起伏,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由知名学者毛子水撰文、金石名家王壮为书写的胡适墓志铭为:“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和朋友聊天,时而会聊到了当下正兴起的这股"胡适热",大家不免都会感觉到这次的"胡适热",现实意义要远大于学术价值(由此书选文亦可略窥一二),究其缘何,能估且推测为新一轮启蒙的引子吗?我想很难,但当下最为紧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知: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要再被蒙蔽双眼...
评分刚刚试读了一部分,非常好。胡适是自由主义大师,晚年却力倡容忍,其思想之演变、体悟之深刻,在所著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中有着集中体现于自由而言,错过胡适,等于中国错过了一百年;于容忍而言,不能再错过胡适,因为等于错过了解救中国时弊的一副最好良药。慢慢体会吧!
评分上个世纪的后半叶,胡适因为被批判,所以没人敢碰。现在,胡适又被抬到高空,同样敢碰的人不算多。我也是这样。胡适的文章读的不多,但是胡适的故事听的不少。有幸这次第一时间拿到了潘光哲先生选编的《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才算让我大概补上这一课。 用编者的话说,《容忍...
评分 评分和朋友聊天,时而会聊到了当下正兴起的这股"胡适热",大家不免都会感觉到这次的"胡适热",现实意义要远大于学术价值(由此书选文亦可略窥一二),究其缘何,能估且推测为新一轮启蒙的引子吗?我想很难,但当下最为紧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知: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要再被蒙蔽双眼...
杂文集。选题时不够精炼,读来缺乏主题的感觉。三颗星不是给胡适的文章,而是给这本书的编辑。
评分如果早碰上几年我一定会觉得如获至宝;很荣幸地表示,我跟胡适先生很多事情上的想法还是一致的;书中内容的确还是很不错的,只是选的大多是胡适做的面向学生和普通民众的“公知”性质的文章,而且由于一些内容极其相近的文章都被选编在了一起,现在读来含金量不大。
评分佩服当时人做学问的一丝不苟,”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分明是属于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呐。也为现在仍在各个领域孜孜不倦寻求真理的人点赞。#是的,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评分这本书读了好久,说是读,不如说是品,毕竟语言还是有些学术。胡适先生在书中的很多观点都很有意思,特别他提到主义说多了,不如实干来得实在些。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他的观点变化更印证了一个成熟思想的愈发完整。因为自己书读的少,所以看胡适先生引经据典感觉实在是太棒了。赞!
评分重读胡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