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内容简介:我总以为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比自由更根本。我们也可说,容忍是自由的根本。社会上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人们自己往往都相信他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他们的思想是不错的,他们的信仰也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如果社会上有权有势的人都感觉到他们的信仰不会错,他们的思想不会错,他们就不许人家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所以我在那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来,一方面实在是为了对我们自己说话,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政府、对社会上有力量的人说话,总希望大家懂得容忍是双方面的事。一方面我们运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权利时,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同时政府或社会上有势力的人,也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大家都应该觉得我们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是难免有错的。因为难免有错,便应该容忍逆耳之言;这些听不进去的话,也许有道理在里面。——胡适
胡适(1891.12.17—1962.2.24),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取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义,笔名天风、藏晖等。
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共拥有36个博士学位。胡适一生跌宕起伏,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由知名学者毛子水撰文、金石名家王壮为书写的胡适墓志铭为:“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我们生来追求真理,却又因真理迷失。 读完胡适的《容忍与自由》,忽然有一种如释重负感,很多从前积压在我心里的疑问和难题,都得到了解答。 胡适,作为现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我认识他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和历史书上,历史讲他是提倡白话文的先驱,是新青年的代表之一,语文...
评分上个世纪的后半叶,胡适因为被批判,所以没人敢碰。现在,胡适又被抬到高空,同样敢碰的人不算多。我也是这样。胡适的文章读的不多,但是胡适的故事听的不少。有幸这次第一时间拿到了潘光哲先生选编的《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才算让我大概补上这一课。 用编者的话说,《容忍...
评分刚刚试读了一部分,非常好。胡适是自由主义大师,晚年却力倡容忍,其思想之演变、体悟之深刻,在所著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中有着集中体现于自由而言,错过胡适,等于中国错过了一百年;于容忍而言,不能再错过胡适,因为等于错过了解救中国时弊的一副最好良药。慢慢体会吧!
评分2009年,福尔摩沙的潘光哲编了本胡适文集,叫《容忍与自由》。大概是这书的出现让人觉得胡适身上还有钱可赚,其后多本叫做《容忍与自由》的胡适文集问世,不过除了法律出版社那本外,都和潘光哲那本都没什么关系,这里就包括这本同心出版社的——当然我是书到手后才注意到这点...
看了几本胡先生的书,本本都觉得是精华。他提出了特别好的治学方法,就是勤谨和缓的治学方法。他本人也确实是照着这个做研究的。书中很多文章都特别好,其中有一篇是讲青少年的择业问题,他说,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虽然他自己没有做他家里人想要的,但是他一辈子都快乐,因为他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后有小孩了,一定要让小孩青少年时期读读胡适。 虽然书中说的容忍比自由重要讲的都是国家大事,但是对于生活上也适用。有很大启发。
评分杂文集。选题时不够精炼,读来缺乏主题的感觉。三颗星不是给胡适的文章,而是给这本书的编辑。
评分王老师说适之当年粉丝很多。估计他活到现在肯定也能圈一大批迷妹。好奇这书怎么可以出版,王老师说很多文章写于近百年前。一百年啦,好多病不仅没治好,好像更严重了。
评分谁说只有周杰伦才能做小公举?
评分重读胡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