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經濟史 曆史 中國改革 蕭鼕連 改革 中國研究 中國政治 社會學
发表于2025-05-29
探路之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把1978~1992年的經濟改革定義為“探路之役”。所謂探路,包含兩層意義:一是對改革目標的探索,一是對改革路徑的探索。從國際經驗看,社會主義國傢從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成功轉軌,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中國改革何以能夠突破種種約束,成功地越過市場化的臨界點,而且保持瞭經濟高增長?本書作者通過對曆史進程的細緻梳理,作齣瞭自己的解釋。
蕭鼕連 中國當代史研究學者。曾長期任教於解放軍政治學院和國防大學,現為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當代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當代史、中國改革開放史。著有《崛起與徘徊:十年農村的迴顧與前瞻》、《五十年國事紀要·外交捲》、《求索中國:文革前十年史》、《共和國年輪(1961)》、《曆史的轉軌:從撥亂反正到改革開放》、《篳路維艱: 中國社會主義路徑的五次選擇》等。
作為經濟學傢主戰場的改革開放前半程(1978-1992)研究,曆史學長期是缺位的——而本書多少可算是一個彌補,對於此階段內主要經濟政策的形成有比較清晰的曆史還原。但這種“還原”由於年代相距過緊,所涉人物過於敏感,又注定是不完整的。隻能留待後世瞭吧。
評分沒有篳路維艱夾敘夾議的寫作方式精彩,保持瞭史料收集運用的係統與流暢。讀罷兩冊,對中國特色有瞭理解,那就是高度的靈活性和變通性,以及理論的實用性,功利性運用。正如作者所言,中國從不接受“一攬子”方案,問題意識強,見招拆招,摸著石頭一腳深一腳淺地過河~
評分民主化的政治經濟氛圍,最後的經曆過戰爭的元老,文革所徹底暴露齣的舊有體製的弊病…本書提供瞭很多開拓視野的觀點。我印象最深的三點是,平穩過渡,局部試驗的改革智慧,關鍵抉擇,堅定果斷的領導智慧,防微杜漸,著眼未來的危機智慧。改革開放,任重道遠!
評分民主化的政治經濟氛圍,最後的經曆過戰爭的元老,文革所徹底暴露齣的舊有體製的弊病…本書提供瞭很多開拓視野的觀點。我印象最深的三點是,平穩過渡,局部試驗的改革智慧,關鍵抉擇,堅定果斷的領導智慧,防微杜漸,著眼未來的危機智慧。改革開放,任重道遠!
評分改革開放緣由,雙包到戶,中央地方分稅製,企業鬆綁,鄉鎮企業,價格雙軌製,價格闖關,企業所有製改革,十三大,軟著陸與硬著陸,南方講話,證券市場,十四大等等,一係列曆史事件變得清晰起來。80年代經濟改革幾乎是風風火火往前跑,到末期經濟過熱各種問題顯現齣來,自下而上改革的農業和鄉鎮企業發揮舉足輕重作用,無農不穩,無工不富,國富企富民富,共同鑄就改革大業。
这是最近看的萧冬连的第二本书,主题是1978—1992这一段中国经济的探索过程。我是实际经历了这一段的,但当时我还没有形成对中国经济的自觉认识,对相关事情和过程还相当地“懵懂”。借这本书的叙述,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受,算是自己给自己补了一课。 这是一段很重要的时期。要破...
評分改革开放所创造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令世界瞩目,不过“中国奇迹”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模式”。前者只在事实层面进行阐释。经济增长之所以是奇迹,原因之一是在20世纪后期大批社会主义经济转型浪潮下,放眼望去,只有中国最成功。秩序相对稳定,并在此条件之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
評分这本书同作者的《筚路维艰》一样,都是将漫长的历史过程浓缩成不长的篇幅,并将历史发展的逻辑展现出来,展现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历史时期距离当下越近,可供参考的材料便会越多,头绪也越发繁复,要想在有限的篇幅里,既讲清楚历史脉络,又能给出不俗的结论,这非常考验写史...
評分这本书同作者的《筚路维艰》一样,都是将漫长的历史过程浓缩成不长的篇幅,并将历史发展的逻辑展现出来,展现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历史时期距离当下越近,可供参考的材料便会越多,头绪也越发繁复,要想在有限的篇幅里,既讲清楚历史脉络,又能给出不俗的结论,这非常考验写史...
評分这是最近看的萧冬连的第二本书,主题是1978—1992这一段中国经济的探索过程。我是实际经历了这一段的,但当时我还没有形成对中国经济的自觉认识,对相关事情和过程还相当地“懵懂”。借这本书的叙述,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受,算是自己给自己补了一课。 这是一段很重要的时期。要破...
探路之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