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主義的學理源流

神秘主義的學理源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陳越驊
出品人:
頁數:347
译者:
出版時間:2019-3
價格:6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16699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哲學
  • 神秘主義
  • 神秘學
  • 希臘
  • 柏拉圖主義
  • 普羅提諾
  • 宗教學
  • 哲學史
  • 神秘主義
  • 哲學
  • 宗教
  • 曆史
  • 文化
  • 思想史
  • 西方哲學
  • 靈性
  • 形而上學
  • 學術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希臘哲學理智傳統的絕唱。

內容簡介:

本書以“太一本原論”為範式,闡釋晚期希臘時期最偉大的哲學傢普羅提諾的哲學與宗教神秘主義的學理基礎。作者研究認為太一學說是其哲學體係最高核心,並非源自非理性的宗教,而是對傳統本原問題的創造性迴答,是希臘哲學理智傳統的絕唱。他批判繼承瞭柏拉圖的理念世界,亞裏士多德的自思之神,自然哲學傢的邏各斯等概念,提齣理智思想不能是終極實在,其上還有絕對的“太一”,是超越理智認識的。因此“神秘”是人類通過哲學或宗教的有限理性盡頭必然遭遇的現象。本書將為今天的我們參照理解德國古典哲學、現代哲學、過程哲學、現代科學哲學思想提供瞭寶貴的思想維度。

★精彩內文選讀

在普羅提諾的形而上學中,太一作為萬物的開端、本原(�6�0ρχ�0�6,Principle)和萬物的終極目的(τ�0�5λος,End),是最高的本原。他在本原理論上的創新,在於把柏拉圖《巴門尼德篇》中的“太一”和《國傢篇》中的“至善”統一於一個“絕對單純者”,進而設定它為柏拉圖主義“一-多”的理形世界之上的第一本原。我們當然不能想當然地認為隻因為柏拉圖曾有過這樣的術語,普羅提諾就盲從地使用“至善”和“太一”指稱同一個本性。“一”(�6�1ν,One)和“善”(τ�6�0γαθ�6�4ν,Good),單從字麵意義我們就很容易發現它們之間巨大的鴻溝,一個是“統一性”,一個是“價值”,具有倫理意義(在希臘哲學傳統上“善”往往指“行動的目的”),它們分彆展示瞭第一本原兩個截然不同的角度。在傳統上,許多研究新柏拉圖主義的著作認為普羅提諾無差彆地使用“太一”和“至善”這兩個名字,從而忽略瞭這兩個概念所錶達的角度上的差異以及將它們統一於同一個本性背後的哲學考慮。

柏拉圖在《國傢篇》中並沒有迴答“至善”是什麼,如果它是善的理形,那也不過說它就是最真的善本身而已。一方麵,它“超越元是”,在知識之上,所以它並不是“什麼”;另一方麵,“至善”的提齣卻有“為什麼”,因為知識本身是沒有目的的,知識作為一種理性認識活動的對象,或者理思作為思和被思的統一,它需要外在於自身的目的,而至善就是知識的目的。如果說,知識就是包含一切真實的“是者”,一切由“是”連結起來的真命題,那麼正是善賦予瞭知識以價值,因為知識和命題本身隻有對錯、真假,“內在”並不包含任何價值上的判斷。例如,正義的理形就是“正義”本身,如果沒有至善,那麼它也不分有善(好),一個不好的正義又如何有價值?隻不過在《國傢篇》中善、善的型和知識三者究竟是互相包含,還是善在知識之外仍然模糊不清。對普羅提諾來說,第二本原理思就是知識的總集和活動,它也必然欲求一個比之完全、完美的至善為目標,並且因為這個善而使得理思也是善的。

亞裏士多德認為原初的東西必定是自足和自存的,因此最高本原必定是善。但他也提到之前就有人把善作為屬性賦予元素或本原,但是麵臨著各種各樣的睏難,因為他們把本原設定為元素、相反者、或者數字的“一”是錯誤的。最後一類人認為“一自身就是善自身……善的實質就是單一”。這個睏難在於,一切一的事物都會是善的。他說,柏拉圖設立善的理念也麵臨同樣的睏難。因為除瞭一之外,所有事物都或多或少有“多”和“異”,因為惡是善的相反,這就會導緻所有個體事物都都分有“惡”,那麼甚至作為本原的一或善就潛在地有惡。因此,他所轉述的柏拉圖或者說柏拉圖主義確實把“一”作為最高本原,並且把“善自身”等同於這個“一”。然而,“一”和“善”的矛盾在亞裏士多德批評中已經初見端倪。也許翻遍瞭柏拉圖現存對話,我們也不能找到明確的“一”即“善”的學說。然而,亞裏士多德所批評的,正是普羅提諾所拯救的,因為他的最高本原正是“一”也是“善”。

“至善”和“太一”雖然都指稱最高本原,它們分彆意謂萬物之中某方麵共性的最終原因,但名字本身都不能涵括最高本原的本性。太一的超然本性和對它的理性認識之間的張力必然産生多個名稱,它們僅僅展現瞭多個關係密切的太一的麵相而非太一本身,但隻有通過它們,我們纔能真正認識超越於“單純”和“雜多”之上的太一本性。

著者簡介

陳越驊,現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求是青年學者。清華大學哲學博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聯閤培養博士生,美國耶魯大學訪問學者。浙江大學哲學係主任助理、基督教與跨文化研究中心核心成員,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客座研究員,意大利米蘭安布羅斯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香港道風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要研究宗教思想史、古希臘羅馬哲學等。已齣版學術專著《跨文化視野中的奧古斯丁》,古代經典譯著3部;發錶A&HCI國際學術文章5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學術月刊》《世界哲學》等權威和核心期刊發錶文章十幾篇。主持國傢社科青年基金、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等。

圖書目錄

目 錄
導 言....................................................................................1
第一章 普羅提諾與《九章集》..............................................................10
第一節 普羅提諾的生平....................................................................10
第二節 《九章集》的來源及編撰............................................................21
第三節 學術傳統與解釋範式的轉換..........................................................25
第四節 附論:關於“太一”的譯名..........................................................57
第二章 普羅提諾形而上學的基石............................................................60
第一節 “本體”(�6�1π�0�2στασς)是什麼?......................................................63
第二節 “本原”(�6�0ρχ�0�6)是什麼?..........................................................79
第三節 “努斯”(νο�6�0ς)是什麼?..........................................................97
第四節 本原— 映像的探究結構............................................................107
第三章 新柏拉圖主義的本體論.............................................................109
第一節 ε�6�4ναι 和�6�8ν:萬物的雙重結構........................................................111
第二節 ο�6�0σ�0�7α:形而上的本質..............................................................125
第三節 �6�8ντως:本然狀態..................................................................137
第四節 思維與存在.......................................................................139
第四章 太一本原論的曆史源流.............................................................143
第一節 前蘇格拉底哲學傢的開創...........................................................145
第二節 柏拉圖主義傳統的建構.............................................................167
第三節 新柏拉圖主義的升華...............................................................200
第五章 神秘之因:言說不可言說者.........................................................208
第一節 太一的超越性和不可言說性.........................................................210
第二節 太一的名稱及其麵相...............................................................216
第三節 太一、全能、第一、至善...........................................................219
第四節 諸原因的統一者...................................................................227
第六章 秩序之因:萬物皆來自本原.........................................................232
第一節 先後秩序:在後者必然來自第一者...................................................233
第二節 一多秩序:雜多者必然來自單純者...................................................239
第三節 生成秩序:不完美者必然來自完美者.................................................243
第四節 思的秩序:思想者必然來自不思者..................................................253
第五節 因果秩序:有原因者必然來自自因者................................................259
第七章 復歸之因:萬物皆欲求至善........................................................263
第一節 超越而又遍在的雙嚮圖景..........................................................263
第二節 生成的“是”的等級體係..........................................................272
第三節 價值的“善”的等級體係..........................................................280
第四節 本原和至善的統一................................................................285
第五節 通達太一的兩條道路..............................................................292
第八章 尾聲.................................................................... .......300
第一節 主之以太一:一之義..............................................................300
第二節 一與萬物:本原之理..............................................................303
第三節 一於太一:審美之人..............................................................315
第四節 未盡之意................................................................. ......322
參考文獻........................................................................ ......331
後記...................................................................................34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相當紮實穩厚。另多加一星支持青年學者。

评分

相當紮實穩厚。另多加一星支持青年學者。

评分

相當紮實穩厚。另多加一星支持青年學者。

评分

相當紮實穩厚。另多加一星支持青年學者。

评分

相當紮實穩厚。另多加一星支持青年學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