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大纲(插图珍藏本)

中国哲学史大纲(插图珍藏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作者:胡适
出品人:
页数:366
译者:
出版时间:2013-7
价格:3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906544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胡适
  • 中国哲学
  • 哲学
  • 国学
  • 哲学史
  • 民国
  • 古代哲学
  • 中国哲学史大纲
  • 中国哲学史
  • 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文化
  • 历史
  • 学术
  • 插图
  • 珍藏本
  • 通史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1918年9月定稿,一出版即因其方法和见解的创新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胡适先生最好看的北大中国哲学史教程,

令傅斯年、顾颉刚等文化大家口服心服的划时代著作

最新典藏版:双色印刷,图文并茂!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字适之,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

目录信息

序 i
再版自序 iv
凡例 v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29
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36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第一章 孔子略传 63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66
第三章 《易》 72
第四章 正名主义 85
第五章 一以贯之 96
第五篇 孔门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第一章 墨子略传 133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学方法 10
第三章 三表法 15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19
第七篇 杨朱
第八篇 别墨
第一章 墨辩与别墨 169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17
第三章 论辩 181
第四章 惠施 199
第五章 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206
第六章 墨学结论 217
第九篇 庄子
第一章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223
第二章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232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 《大学》与《中庸》研究 25
第二章 孟子 252
第十一篇 荀子
第一章 荀子 265
第二章 天与性 269
第三章 心理学与名学 279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
第一章 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295
第二章 所谓法家 311
第三章 古代哲学之中绝 328
附录
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30
《墨子•小取》篇新诂 36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蔡元培先生《序》称胡适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有四处长处,所谓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称此书“截断众流,从老子、孔子讲起”,开创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之范式与风气。 (二)、以现代之眼光看来,此书对于义理却显得隔膜和苍白,甚至部分内容...  

评分

近三四日读胡适、冯友兰《中国古代哲学史》,再对照之前所看《老》、《庄》等诸子的个人感受,稍作议论。首先罗列诸子哲学统治下的社会面貌: 老子:国家人民没有文化,文物则被销毁,人们相信的是自然法则,天地之间有个“道”为万事的本源;人们活着是为填饱肚子这样的基本生...  

评分

评分

之前刚刚看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接着看胡适先生的这本,都讲中国哲学史,但因思路不同、角度不同,这两本几乎可以互为补充,让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史。 胡适先生说,看哲学史不外乎三个目的:一是明变,探求发展变革的线索;二是求因,找出变革的原...  

评分

◎ 编辑手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就要面世了,回想一年来与这部书的“耳鬓厮磨”、“死缠烂打”,不禁感慨万千。现将一些幕后故事梳理出来,呈现给读者。 闻讯心喜 先下手为强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的整理者肖伊绯先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胡适和冯友兰唯一的区别应该是时代不同了。

评分

mao yi

评分

读过冯友兰再读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风格全然不同。大概因为冯友兰的哲学史主要讲给外国人听的,浅显易懂一些,而胡适的哲学史大纲是为治学,明辨、求因、评判皆为谨慎,较斟、训诂、贯通,对史料的运用极为严谨。奠定了胡适的学术地位。可惜只有“半部”哲学史。稍稍领略到了清末民初治学大家的风范。

评分

这本书学术上的好处在蔡元培先生写的序言里已经言简意赅地总结得很全了,对我来说作者平易近人的白话文是额外的好处,比冯友兰先生那部之乎者也的哲学史读起来容易多了。至于对于诸子的论述,作者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精神读者也当领会。

评分

略难啊,大篇幅的文言文,小子实在是读了一个多月才读完,最近还要考试,附录也静不下心来看了,囫囵吞枣。不过还是学到挺多知识的,但我还需考证一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