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哲学史大纲》这本著作中,胡适对我国古代哲学做了系统的梳理,重点论述了老子、孔子、庄子、墨子等人或流派的哲学思想,阐释了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和流变。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精神的中国哲学史。一出版,即引起轰动,多次重印,至今仍然有很重要的影响、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经典著作。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研究范围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很开心,经过了走走停停,无数的日夜中读完了这本书。而收获最大的就是,思维的释然,对“名实法象”以及逻辑思维的训练可以做到那么自然而又不失真谛,对大师的百年之作感到莫大的敬佩。 以前一直不懂什么是哲学。在当今这么物化的时代,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显得那么...
评分不得不说,胡适先生所著的这本大纲深刻而系统,一周的阅读时间远远不够读者深入了解,更遑论吸收了。课业要求写几百字的读后感,如果要伪装成一副通读全书而站在相当高度评点的样子,也并非做不到;不过这样违心又费力,更不合务实求真的精神,所以思来想去,还是找一个点切入...
评分◎ 编辑手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就要面世了,回想一年来与这部书的“耳鬓厮磨”、“死缠烂打”,不禁感慨万千。现将一些幕后故事梳理出来,呈现给读者。 闻讯心喜 先下手为强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的整理者肖伊绯先生...
评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胡适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1版2003年12月2次印刷。躺在书架上装逼多年了,一直未通读。是日取之读之,仍感困窘,原因在于,如果说胡适“书虽然读得不多(傅斯年语)”,那么自己就是文盲一个。于是先全力搜索相关评论资料。 《大纲》上卷自1919年2...
引用比较多,文言文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前半部分认真看了,后面就粗略扫过了
评分胡适先生说“我自信,治中国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科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
评分导读的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很厉害 现存的古籍中基本十之八九都是被后人胡编乱造杂凑的 孔子老子分析的逻辑很清晰严谨 孔子思想源于《易经》 观察人的方法:行为的动机、方法、行为所发生的品行 比易中天的诸子百家写得好
评分胡适先生说“我自信,治中国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科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
评分第一次走近胡适,感觉良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