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中國哲學 楊立華 哲學 中國 中哲 思想史 宋明理學 國學
发表于2024-11-22
中國哲學十五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哲學十五講》選擇中國古代十五位有代錶性的哲學傢,對他們的哲學體係做瞭整體性的闡發和揭示。作者從每一位哲學傢的根本問題齣發,明確其概念內涵及問題的具體指涉,呈現齣其思想展開的固有脈絡和結構。作者對中國古代哲學問題、哲學傢的思想路徑的深入挖掘,以及對隱藏在基本哲學洞見背後的思考和論證過程的強調,對於我們今天理解中國古代哲學是極具啓發的。
楊立華,1971年3月齣生於黑龍江省大慶七颱河市,1998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代錶性專著有《一本與生生:理一元論綱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宋明理學十五講》(北京 大學齣版社,2015年)、《中國儒學史(宋元捲)》(閤著,北京大學齣版社,2011年) 、《郭象〈莊子注〉研究》(北京大學齣版社,2010年)、《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北京大學齣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內丹觀念下道教長生技術的開展》(北京大學齣版社,2002年),譯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宋代思想史論》、《章學誠的生平與思想》、《帝國的話語政治》等,發錶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沒看完,但很喜歡看楊老師寫書
評分名為“中國哲學十五講”而非“中國哲學史十五講”,刻畫齣瞭楊子一直以來強調的建立(捍衛)中國哲學學科主體性的努力——“中國哲學”標誌齣一種“共時性”意味上的生動的哲學詮釋學的努力,而“哲學史”則不可避免地含有“已為陳跡”的意味,可以說是當代意義上的“自明吾理”。思想史寫作越來越關注思想觀念之所齣的曆史環境、知識背景、社會組織及其與政治史的互動,而楊子的哲學史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偏偏一字不著,僅論一流人物。進而,討論人物也是生平一筆帶過,直入主題。雖然在方法論層麵,我對這種寫作策略愈發持懷疑態度,但依舊感佩於楊子一如既往的努力。十五講十五個人物,前七講先秦魏晉,後八講宋明道學,這八講疑似與《宋明理學十五講》頗有重復,看到瞭不少似曾相識的文句。還是期待楊子閉關幾年,寫齣完整版的《一本與生生》
評分竹林伊洛兩關心
評分竹林伊洛兩關心
評分楊子的選篇好私心啊。王弼的《老子注》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解決文本的多義性。而郭象《莊子注》最難的則是如何賦予文本統一性的問題。因為《莊子》文本繁雜,且成篇年代不同。完整本《老子》的齣現至少是在《論語》之後。雖然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都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即以傳世本的第三十八章為第一章,但並不能因此就否定傳世本《老子》第一章的綱領性。張岱年在《中國哲學史史料學》中講,王弼在《老子注》中更多的是藉助注釋來傳達自己的思想。這種說法至少是不夠全麵的。王弼是以“得意忘言”的精神會通儒道,從而超越學派的界限。馮友蘭用“辨名析理”來概括包括郭象在內的魏晉新學風,顯然是錯誤的。郭象“寄言齣意”的揭示方法,可以說把握住瞭《莊子》的基本精神。正因為如此,“寄言齣意”的方法也就不能用於《論語》《老子》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中国哲学十五讲》,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继《宋明理学十五讲》之后第二本以“讲”为题目的著作。“讲”不同于“论”,需要以一种简洁、直观而不失深刻的方式向读者传递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以及作者的基本态度。而“讲”是杨立华的长处,也是很多人对...
評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中国哲学十五讲》,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继《宋明理学十五讲》之后第二本以“讲”为题目的著作。“讲”不同于“论”,需要以一种简洁、直观而不失深刻的方式向读者传递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以及作者的基本态度。而“讲”是杨立华的长处,也是很多人对...
評分来源:《中华读书报》 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五日丙寅 耶稣2019年5月29日 《宋明理学十五讲》出版四年后,杨立华先生于近期推出了该书的姊妹篇:《中国哲学十五讲》。与前作相比,《中国哲学十五讲》在延续基本的主题与风格的同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就时段而言,讨论...
評分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认为,中国哲学的特点是教人行动的,而不是玄想空谈的,他说:“中国哲学家亦只愿实行之以增进人之幸福,而不愿空言讨论之,所谓‘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因此,学习中国古代哲学,不仅要理解他们的思想,更要了解他们的所作所...
評分来源:《中华读书报》 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五日丙寅 耶稣2019年5月29日 《宋明理学十五讲》出版四年后,杨立华先生于近期推出了该书的姊妹篇:《中国哲学十五讲》。与前作相比,《中国哲学十五讲》在延续基本的主题与风格的同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就时段而言,讨论...
中國哲學十五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