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日报出版社
作者:【英】A.H.布拉夫曼 著
出品人:
页数:216
译者:成鸿 译
出版时间:2018-11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731703
丛书系列: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
图书标签:
  • 育儿
  • 儿童教育
  • 心理学
  • 教育
  • 育儿育己
  • 好书,值得一读
  • 沟通
  • 亲子
  • 亲子教育
  • 自我成长
  • 儿童心理
  • 家庭教育
  • 情感连接
  • 父母觉醒
  • 内在觉察
  • 亲子关系
  • 心理成长
  • 自我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育儿过程中,你是否曾为如下问题苦恼过:孩子厌食、呕吐、咬人、尿裤子、极度害羞……

对于这些只有躯体症状却没有生理病因的问题,来自英国国家健康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布拉夫曼博士告诉你:只需要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的冲突!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是布拉夫曼博士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五十年之久的经验之作,他通过许多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那他们就可能会通过身体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苦恼。如果父母正确地理解了孩子的焦虑,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如果父母的反应不符合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孩子可能会重复某种行为,这样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孩子和父母都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变得越来越沮丧。

布拉夫曼博士相信,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当父母终于知道究竟是什么在折磨着他们的孩子,并且努力改变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时,孩子的症状基本都会消失。

正如书中的一位妈妈所言:“我很高兴现在已经把问题抛在身后,我们终于能够理解他的难题,而非不顾他的焦虑把社会认可的行为强加在他身上。

作者简介

布拉夫曼(A.H.Brafman),医学博士,英国国家健康中心心理咨询师,50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多年来,在玛丽王后医院,他一直负责组织五岁以下幼儿及家长的每周见面会。有好几年的时间,他得到温尼科特基金会的赞助,在伦敦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院为学生主持每周一次的临床培训课程。

出版有《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冲突》《图画的语言:心理咨询新发现》《打开心结:如何与父母和孩子一起工作》等多部著作,还有各种关于临床医疗主题的研究文章。

目录信息

致谢
前言
看见孩子的情绪,化解孩子的焦虑 001
1 杰里米:三岁半,便秘 007
妈妈紧张焦虑,给孩子带来了情绪困扰
2 安德鲁:八九岁,大便失禁 015
常看到父母激烈争吵,担心父母离婚
3 托马斯:十二岁,尿床 026
“心里有太多忧虑”,尿床是另一种形式的哭泣
4 查尔斯:白天尿急,晚上尿床 032
父亲吸烟,母亲超重,父母有控制身体冲动的问题
5 保罗:三岁,便秘,时不时会尿床 039
母亲再婚,孩子受到严重情绪影响
6 克劳德:三岁,不用纸尿裤了,却学不会用便盆 046
父母认为有问题就有了问题,其实孩子只需要“适当的情感支持”
7 温迪:六岁,弟弟出生后开始,“自慰” 059
所谓“自慰”,其实只是想拉长自己的阴蒂
8 多罗西:六岁,持续便秘两个星期 063
母亲有暴饮暴食等问题,给孩子造成无意识的焦虑
9 简:八岁,头痛,尿床 071
用身体不适表达痛苦,以获得与母亲的亲密关系
10 莱昂:七岁半,把大便拉到裤子里 088
父母的态度需从表面的宽容转向清晰的支持
11 伊芙:三岁半,白天黑夜都尿裤子 102
又开始尿床,原来只是想让父母知道她的忧虑
12 珍妮弗:十几岁,严重滥用药物 108
因家庭关系极其复杂,且存在许多冲突
13 狄安娜:十二岁,恐惧蜘蛛 115
姐姐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一种无意识表达焦虑的方式
14 亚力克斯:十岁,梦游,颤抖,在夜里惊醒 120
从照顾者那里习得,希望被照顾者理解
15 安琪拉:两岁多,严重进食困难 124
孩子难独立,只因母亲过度保护
16 亨利:十岁,焦虑,很难独自过夜 134
爷爷的突然去世,让孩子害怕死亡的过程
17 彼得:四岁半,大便拉到裤子里 142
哥哥给他讲了一个故事,然后他的恐惧就开始了
18 格洛丽亚:五岁,非常害羞,不敢去上学 148
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她敏锐地感觉到了父母的焦虑
19 卡洛:四岁,半夜尖叫,在学校淘气搞破坏 152
母亲的焦虑给孩子造成了无法应付的情感冲突
20 曼迪:12岁,持续9年的髋部疼痛 168
敏感的髋部来自父母的焦虑,需采取更积极的方式回应
21 法提玛:21个月大,呼吸暂停 180
家长的信念,塑造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22 丹尼尔:13个月,见人就咬 192
对父母的真实期望感到困惑
23 皮特:12岁,表现出怪异行为 198
父母的情绪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情感发育
24 马克:不到3岁,缠人,经常呕吐 200
害怕被“抛弃”,担心会像失去妈妈那样失去爸爸和奶奶
结语:通过孩子的问题,理解孩子的感受 20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个两岁半的小男孩在早教课上躺在教室的地毯上,手脚并用推开妈妈,一脸愤怒,哭的歇斯底里。 原因就是他妈妈想让他回到座位上,而他却想推着一个塑料三色桶玩。 他妈妈苦口婆心地在他身边劝说:“现在老师在上课,我们下课再玩好吗?” 一会恐吓:“你要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带...  

评分

评分

你身边有得“怪病”的孩子吗,比如10岁的孩子大小便失禁,夜晚梦游,经常在夜里惊醒,半夜尖叫,在医院却检查不出来有任何相关疾病。 你想过这些“怪病”和孩子的情感有关系吗? 这本书《看见孩子 看见自己》会告诉你,是的,这些没有生理病因的病症很可能是孩子的情绪表达。 ...  

评分

罗曼•罗兰曾说: “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堙埋在阴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组织中的星云,方在酝酿的宇宙。儿童的生命是无限的,它是一切……” 在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躺在超市地上打滚撒泼,不买玩具就不走的孩子;幼儿园里见人不是咬就是抓的小朋友;上了小学还...

评分

1、 前一段时间,同事生了二胎,搬回娘家坐月子。 因为老公要上班,还要照顾她,就把5岁的大女儿临时送到爷爷奶奶家。 到周末,大女儿才能见到妈妈和刚出生的妹妹,而且只能呆很短的时间,就被爸爸再送回奶奶家。 没过多久,5岁的女儿就生病了。 先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大哭大...  

用户评价

评分

都是案例,因为没有具备专业的知识所以看的一知半解。并不是很适合我这样无基础的人。但是深切的体会到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出在父母、养育者身上。现在已是绝大多数家庭都过上了三餐不愁,四季有穿的日子了,孩子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即便没钱,也请给孩子一个富有的内心世界,即无限的爱与安全感。

评分

先学会理解孩子的情绪,再去解决问题。内容乏味,每件案例都大同小异。

评分

不要试图把社会认可的行为强加在孩子身上,而要尝试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对孩子而言,有时候理解情绪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评分

专治你的育儿焦虑

评分

布拉夫曼博士太神奇了。书里提到的好几个案例,在我看来不可思议,要不是博士在每个案例后面有专业点评,我都不敢相信,以为他施了魔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