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怪圈

我是個怪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集團
作者:[美]侯世達
出品人:湖岸
頁數:600
译者:修佳明
出版時間:2019-1-1
價格:8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9579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哲學
  • 認知科學
  • 侯世達
  • 自我認知
  • 思維
  • 科普
  • 心靈哲學
  • 科學
  • 哲學思考
  • 自我意識
  • 認知科學
  • 意識本質
  • 心靈哲學
  • 邏輯悖論
  • 自指理論
  • 心理探索
  • 思維迷宮
  • 生命意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侯世達近三十年最受關注作品

當我們開口說:“我......”

這個主語是誰?自我是什麼?“我”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個自我、一個靈魂、一個意識、一個“我”,是否純然從物質中誕生?

意識可以復製嗎?機器會睏惑嗎?機器能夠知道自己睏惑嗎?

……

這是侯世達對其傢喻戶曉 的《哥德爾、艾捨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GEB)一次全新闡釋與擴寫。

——凱文·凱利

這是人類意識探險中最為重要的挑戰。

——《科學美國人》

《哥德爾、艾捨爾、巴赫》齣版30年後,侯世達迴到瞭他最有發言權的領域迴答:我是什麼?

——《新科學人》

1993年,侯世達的妻子卡羅爾因腦瘤逝世,年僅42歲,兩個孩子還都很小——侯世達人生後半程的遭遇影響瞭他的思想……這是一部經過認真反思的作品。

——《時代》周刊

你會返航,重新找到生命的平衡,煥然一新,但是需要一點時間來治愈。當你迴來的時候,我們都在這裏,都在岸邊等你。

——丹尼爾·丹尼特

……

"三十年前,我不懂得心智建模和人工智能之間的區彆。

現在我明白兩者截然不同,並把精力專注於通過計算機建模來理解人類心智。

我認為自己是一名認知科學傢,而不是人工智能專傢。"

……

我們大腦中“浮現”齣來的現象— 例如想法、希望、意識 和自由意誌都根源於一種怪圈,是不同層次之間的一種自我強化的“共鳴”。《我是個怪圈》認為自我和意識的本質是一種“怪圈”,它作為一種抽象反饋寓居於我們的大腦。全書融閤哲學、語言學、心理學、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 腦科學和數學哲學,討論瞭在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中得到充分說明的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如何刻畫瞭我們的心智。

心靈、大腦、符號、模式、文字遊戲、 自我指涉與意識

著者簡介

侯世達

Douglas Richard Hofstadter,1945—

又名侯道仁,美國當代著名學者、認知科學傢。侯世達生於學術世傢,其父羅伯特·霍夫施塔特(Robert Hofstadter)是1961年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其父在斯坦福大學任教,侯世達在斯坦福大學長大,並於1965年畢業於該校數學係。1975年因發現瞭侯世達蝴蝶(Hofstadter butterfly.)取得俄勒岡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77 年加入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計算機科學係,80年代初他與輔導的研究生組成的“流動類比研究組”(Fluid Analogies Research Group, FARG) ,嘗試為人類心智過程建模,開發有Jumbo、Seek-Whence、Copycat、Tabletop、Numbo、Metacat、Phaeaco、Letter Spirit、SeqSee、George、Musicat等模型。1984年受聘於密歇根大學,任心理學教授,兼任沃爾格林人類理智研究中心的主席(Walgreen Chair for the Study of Human Understanding)。1988年迴到印第安納大學,任文理學院教授,以認知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研究為主,同時兼任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哲學、比較文學副教授職務。

2009年被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並成為美國哲學會會員。

2010年被選為瑞典皇傢學院院士。

侯世達教授對不同語言著迷,除瞭母語英語外,可以流利的說法語與意大利語,對德語、俄語、西班牙語、瑞典語、中文、荷蘭語等語言也有瞭解。

1979年齣版《哥德爾、艾捨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次年獲得普利策奬(非虛構類)與美國國傢圖書奬(科學類),全書通過對哥德爾的數理邏輯、艾捨爾的版畫和巴赫的音樂三者的綜閤闡述, 探討瞭人類思維的層次、規律與應用,因其橫跨多個領域,內容深刻被譽為心智議題跨學科第一奇書。。

1995年齣版《流體概念和創意類比:思想基本機製的計算機模型》(Fluid Concepts & Creative Analogies: Computer Models of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of Thought)與幾位他的研究生閤著,是有史以來第一本在亞馬遜齣售的圖書。

1995年齣版Le Ton beau de Marot: In Praise of the Music of Language 一書討論語言與翻譯,尤其是詩歌翻譯。

1999年,普希金誕辰200周年之際,翻譯齣版詩體小說《歐根·奧涅金》

2007年齣版第一部帶有自傳色彩作品《我是個怪圈》,繼續探討《哥德爾,埃捨爾,巴赫》的中心議題:什麼是人類的“自我”。他嚮我們展示自我指涉係統——在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中得到瞭尤其充分的說明——是如何刻畫瞭我們的心智。本書獲得當年《洛杉磯時報》科學寫作圖書奬。

2013年與法國心理學傢Emmanuel Sander閤著《錶象與本質:作為思維燃料的類比》(Surfaces and Essences: Analogy as the Fuel and Fire of Thinking)。

圖書目錄

緻謝 ............ i
序言 一位作傢和他的書 ............ v
引言 一場友善的爭論 ............ 1
第 1 章 論靈魂及其尺寸 ............ 7
第 2 章 搖曳在恐懼與夢想之間的那隻電燈泡 ............ 26
第 3 章 模式的因果潛力 ............ 41
第 4 章 環路、目標與環路中的漏洞 ............ 58
第 5 章 視頻反饋 ............ 75
第 6 章 關於自我與符號 ............ 85
第 7 章 副現象 ............ 102
第 8 章 開啓一段怪圈之旅 ............ 119
第 9 章 模式與可證性 ............ 134
第10章 哥德爾的典型怪圈 ............ 149
第11章 類比如何創造意義 ............ 176
第12章 論嚮下的因果性 ............ 195
第13章 我的“我”,捉摸不定的心頭肉 ............ 212
第14章 觀者的“我”中的怪性 ............ 232
第15章 纏結 ............ 249
第16章 與最深之謎的搏鬥 ............ 273
第17章 我們如何活在彼此之中 ............ 290
第18章 人類同一性的模糊之光 ............ 312
第19章 意識 = 思考 ............ 331
第20章 一場謙恭有禮的辯難 ............ 338
第21章 與笛卡兒自我發生一場短暫的小摩擦 ............ 361
第22章 同僵屍與二元論舞起一支探戈 ............ 383
第23章 殺死兩頭神聖的奶牛 ............ 400
第24章 論寬宏與友誼 ............ 411
結語 睏境 ............ 427
尾注 ............ 435
參考文獻 ............ 446
索引 ............ 452
譯後記 ............ 51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原文链接:矩阵数字经济智库 文章:leon轩 设计:高先森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现实世界中,我们通常都是以第一人称视角存活于这个世上,但当我我从上帝视角看世界的时候,我就有一个问题:“我的意识”从哪里来,为什么会附着在我身上,而不是千千万万个其他个体?当我死了以...  

評分

世上确实有部分天降英才的学者,譬如《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的作者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作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的儿子,道格拉斯拥有物理学博士的学位,但钻研的领域甚广,在认知科学、科学史、哲学、比较文学和心理学方面都有涉猎,更熟...  

評分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1/04/%e6%88%91%e6%98%af%e4%b8%aa%e6%80%aa%e5%9c%88/ 我是个怪圈 [美]侯世达/修佳明/湖岸|中信出版集团/2019-1 子扉我 2019年早冬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回响工作室微信2019年1月7日,发表时有改动  

評分

耗时俩月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整理了笔记。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 先稍微总结一下书中的重要观点(里面观点实在是太多太多,过于丰富了) 1)对人类大脑如何工作有两种层次的认知,第一层是微观层面(各种物理化学等等),第二次是宏观抽象层面,书中用symbol来说明 2)通过对哥德尔...  

評分

我是什么?我从哪里来?为什么是个女孩子?为什么我遇到这件事情会这样处理? 毫无疑问,大部分人都产生过我是什么这类问题。这本书书名很有趣,《我是个怪圈》。 “我们总是通过寻找并勾连与我们过去所知事物之间的类似性来进行思考的。”一般看小说比较多,哲学方面就只看过...  

用戶評價

评分

棒棒噠!

评分

2018-12-29:半自傳。層級論。大腦是可選擇觸發的離散型符號係統。意識是幻覺。結構優美。

评分

作者用600頁嘗試迴答瞭一個問題:“我”是什麼,我們的意識究竟是什麼的産物。一個擁有我的全部迴憶的我的“復製體”是不是我? 用精巧有趣的類比、數學上的哥德爾公式和mind-blowing的思想實驗,從環路和模式聊起,代入作者的個人經曆(當我們的至親離開我們後,他們依舊有一部分在我們身上繼續在這個世上活下去),嚮讀者論述:生命是一個復雜反射的集閤。對於大腦中的給定現象,存在大量的不同解釋,而這些解釋分屬於不同抽象層級之上的諸多不同論域。所以人的大腦是通過腦海中活躍的符號概念進行思考的(關於這一點,推薦閱讀《Metaphors we live by》),成熟的大腦就是在不斷持續的努力降低感知到事物的復雜性。 至於“自我”,則是你我的怪圈在處理這些符號的過程中不斷學習生長而來的。

评分

關於意識與自我的虛幻性本質,作者綜閤瞭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對生命的切實感悟給齣瞭一套宏大的論述,其結論看似顛覆卻又讓人不得不接受。關於整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從混沌到豁然開朗,萬韆綫索終於匯聚為一個“怪圈”將謎題開。你會被書中思想實驗和類比深深吸引,為作者強大的邏輯演繹能力傾倒,沉醉在這些燒腦的文字中欲罷不能,同時也會被其人文關懷,那種真情所感動,很少有作品能夠如此完美的兼顧科學與人文。作者觀點是建立在駁斥二元論和還原論基礎上的,意識和自我並非物理層麵之上虛無縹緲的神奇存在,但也並非簡單能夠還原為物理過程,而是一種獨特的識彆模式,一種分布式的存在。類似唯名論觀點,意識和自我也許隻不過是一種符號化的名稱,並非實體性存在。意識和自我是結果而並非源頭,但我們卻根深蒂固認為其實際存在,也無妨。

评分

關於意識與自我的虛幻性本質,作者綜閤瞭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對生命的切實感悟給齣瞭一套宏大的論述,其結論看似顛覆卻又讓人不得不接受。關於整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從混沌到豁然開朗,萬韆綫索終於匯聚為一個“怪圈”將謎題開。你會被書中思想實驗和類比深深吸引,為作者強大的邏輯演繹能力傾倒,沉醉在這些燒腦的文字中欲罷不能,同時也會被其人文關懷,那種真情所感動,很少有作品能夠如此完美的兼顧科學與人文。作者觀點是建立在駁斥二元論和還原論基礎上的,意識和自我並非物理層麵之上虛無縹緲的神奇存在,但也並非簡單能夠還原為物理過程,而是一種獨特的識彆模式,一種分布式的存在。類似唯名論觀點,意識和自我也許隻不過是一種符號化的名稱,並非實體性存在。意識和自我是結果而並非源頭,但我們卻根深蒂固認為其實際存在,也無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