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对话著作中的两篇,《卡尔弥德篇》所讨论的主题是“节制”(sophrosyne)。 《枚农篇》的对话人物是苏格拉底和枚农,讨论的主题是“美德是否可教” 。苏格拉底认为必先清楚“美德是什么”才能确定地回答与美德相关的其它问题。
柏拉图( 约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
王太庆,著名翻译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两篇都是必读的作品,虽然前后读了两遍,感觉还是有些地方没有融会贯通。也就是想反驳也不知道怎么反驳,想认可又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看来还要再读。
评分王太庆的译文。〈卡尔弥德篇〉讨论明智,由于苏格拉底追问的是明智的「相」或「理念」(idea),被问者总是回答明智的具体行为(「一」与「多」的关系),最终也无定论。〈枚农篇〉讨论品德的「相」和是否可传授的问题,提出了灵魂不灭和回忆说,因为「钻研和学习无非就是回忆」(81D)。其中与安虞铎(又译阿努图斯)的对话插曲并激怒后者,也为苏格拉底的被控埋下了伏笔。 总的说来,我们只有对自以为知的概念或事物加以不断省察,才能不流于泛泛的「意见」(doxa),掌握确切的「知识」(epistem);即使最后的结果亦如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一样无果而终。这点倒是可与《理想国》卷五对看。
评分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评分明智毫无益处。
评分论“明智”,论“品德”。(对比之下,陈中梅译注的亚里士多德多么良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