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的观念

现象学的观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德] 胡塞尔
出品人:
页数:138
译者:倪梁康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1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64146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
图书标签:
  • 哲学
  • 胡塞尔
  • 现象学
  • 现代哲学
  • 德国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2018
  • 倪梁康
  • 现象学
  • 观念
  • 胡塞尔
  • 哲学
  • 意识
  • 本质
  • 直观
  • 还原
  • 先验
  • 主体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象学的观念》是胡塞尔1907年在哥廷根大学任教时的讲稿。1926年,胡塞尔当时的助手兰德格雷贝把胡塞尔的这份用速记方式写下的讲稿译成一般文字,而后胡塞尔又在上面作了修改和注释,准备出版。胡塞尔文库在1947年首先把该书作为《胡塞尔全集》的第二卷出版。《现象学的观念》的产生标志着胡塞尔一生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重要转折点。在这部著作中,胡塞尔在现象学还原的道路上已基本完成了向超越论现象学的突破,从而成为一名超越论观念主义者。

作者简介

埃德蒙德•胡塞尔(1859-1938),著名德国哲学家,人称现象学之父。其开创的现象学运动,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欧陆哲学的走向。主要著作有:《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 》等。

倪梁康 男,1956年出生,江苏南京人。1980年南京大学外文系德文专业毕业。1985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赴联邦德国弗赖堡大学留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1991年回国。1995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基金,赴德国乌泊塔尔大学进行客座研究。1997年回国。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馆长、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外国哲学学科负责人。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几十篇;专著:《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存在信仰》(德文)、《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等;译著:《现象学的观念》、《现象学的方法》、《逻辑研究》、《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形式主义的伦理学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等;主编:《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胡塞尔选集》(两卷本)、《面对实事本身》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现象学幻象 2004年我被要求在基希贝格维特根斯坦大会上就现象学这一主题发表演讲。这一要求多少让我有点惊讶,因为我并不是一个研究现象学哲学家著作的学者,并且也没有做什么我认为在严格意义上乃是现象学的工作。然而,我还是很乐意接受这一邀请,因为我对现象学有一些特殊的...  

评分

现象学幻象 2004年我被要求在基希贝格维特根斯坦大会上就现象学这一主题发表演讲。这一要求多少让我有点惊讶,因为我并不是一个研究现象学哲学家著作的学者,并且也没有做什么我认为在严格意义上乃是现象学的工作。然而,我还是很乐意接受这一邀请,因为我对现象学有一些特殊的...  

评分

评分

现象学幻象 2004年我被要求在基希贝格维特根斯坦大会上就现象学这一主题发表演讲。这一要求多少让我有点惊讶,因为我并不是一个研究现象学哲学家著作的学者,并且也没有做什么我认为在严格意义上乃是现象学的工作。然而,我还是很乐意接受这一邀请,因为我对现象学有一些特殊的...  

评分

观察,陈述?在科学那里是一种“正确的”方式,但哲学并不这么看。 科学是不关心“能不能被陈述”的问题的,在哲学这里这种思维被称之为“自然思维”,而哲学,研究的是自然思维“自然能不能被自然思维观察陈述”的问题,这就是“哲学思维”。它是对自然思维的一种反思。 翻...  

用户评价

评分

又对着英译读了一遍,差异很大,立个flag等者再对着德语读吧

评分

2020.3.8看了第一遍,没看懂

评分

现象学是对符合论真理的根本性颠覆,从此认识论所讨论不再是主观符合客观或客观符合主观,而是本质先于存在。

评分

过了第一遍,紧接着合着《观念1》再来一遍。胡塞尔真的是比康德还难读…

评分

我斗胆对当代哲学,对于全部迄今为止的哲学(尽管他们拥有自己的方法)进行在对它们的所有可能指责中最严厉的指责,这也许听起来有些妄自尊大,但沉默在这里无济于事,又因为这事关重大,所以我不得不接受这种妄自尊大的假象,因此,我必须宣告,我通过最纯粹的研究可以用最深思熟虑的理由去反对所有与被我观察到的真理相对立的东西。此外,我很清楚的知道,如今那种所谓的哲学中的伟大发现和逻辑变革的要求能够获得哲学满足的可能性极小,尽管任何一个博览会的广告都在大量的向人们宣告所谓新的发现和变革。这种毫无希望的发现不仅在幼稚的业余哲学中产生出来,而且在那种范围狭窄的讲坛哲学中产生出来——这种哲学用那些已失去了灵魂并且不断受到修改的历史哲学的修辞学上演着一幕幕皮影戏就想使自己和所有的人相信这就是活的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