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彆史

漢語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郜元寶
出品人:
頁數:473
译者:
出版時間:2018-11
價格:8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913797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郜元寶
  • 文學研究
  • 漢語
  • 現代漢語
  • 文學
  • 散文隨筆
  • 待購
  • 已存
  • 漢語
  • 曆史
  • 文化
  • 典籍
  • 古代
  • 語言
  • 文獻
  • 研究
  • 傳承
  • 學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此次重版,有所調整。增加瞭《中國現代文學語言論爭的五個階段》一文冠於“上編”(也是全書)之首。刪去“上編”最末的《百年未完的命運之爭》,以避免內容的重復。

“下編”改為“中編”,並新添《“文學的國語”怎樣煉成》《素芳之哭及其他》《汪曾祺寫滬語》三篇。

原屬“中編”的《為什麼粗糙?》《文體學的小說批評方法》移至“下編 餘論”。“餘論”部分增加瞭新寫的三篇:《文學是藉助文字來發揮語言奧妙的藝術》《什麼是好的漢語》《道術必為天下裂,語言尚待彌縫者》。

著者簡介

郜元寶,男,漢族,1966年生於安徽銅陵,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曾為颱灣大學客座教授、悉尼大學訪問學者、韓國高麗大學客座教授等。研究領域有中國現代文學史、當代文學評論、現代漢語與中國新文學的關係史、魯迅研究、西方美學和文藝思想。著有《拯救大地》《在語言的地圖上》《魯迅六講》《另一種權利》《午後兩點的閑談》《現在的工作》《說話的精神》《在失敗中自覺》《惘然集》《為熱帶人語冰——我們時代的文學教養》《魯迅精讀》等論文、隨筆雜集。

圖書目錄

新版自序
舊版自序:“研究語言”和“經曆語言”
上編 信念的糾葛
一 中國現代文學語言論爭的五個階段
二 母語的陷落
1.不平等的“語言接觸”:從特徵比較到優劣判斷
2.知識分子對漢語言文學的普遍失望
三 “同一”與“差異”
——現代漢語的現實構造與未來信念
1.世界共同語和民族國傢語言
.人道主義/存在論:基本語言觀的分野
.同一與差異的神學根據
.章太炎/吳稚暉:中國現代語言觀破裂之始
.康有為的語言大同理想
.五四時期的世界語問題
2.“現代漢語”諸要素的內在緊張關係
四 “工具”與“本體”
——現代漢語的功能與本質
1.語言淪為工具
2.母語對文學的支配
五 “音本位”與“字本位”
——中國文學中的“說”與“寫”
1.聽漢語說話
2.言文分離的基本判斷
3.各種解決方案
4.德理達和郭紹虞
5.字和音
6.對立與和解
中編 文體的試驗
一 “鬍適之體”和“魯迅風”
二 “二周”文章
1.概念之同
2.內容之同
3.詩與真的分野
4.智與情的偏重
5.“口語本位”與文言因素
6.“腔調”與“反腔調”
7.贖罪之文“離美漸遠”
三 魯迅與當代中國的語言問題
四 周作人的語言論述
1.資格、體認與核心概念
2.語文論述之矛盾與文章特質之關係:歐化與口語
3.重思想輕文辭:“采納古語”的二元標準
4. 擯棄“古今駢散”的“音樂性”:“腔調”問題
五 1942年的漢語
1.1942:新的文學群落的崛起 [1]
2.“打掃”:一個既新又舊的語言傳統的確立
3.白話文:在自我反省中成熟
4.“給他們許多話”:鬍風、路翎與魯迅傳統
5.結語:中國文學語言的一次短暫的凝定

六 方言、普通話及中國文學南北語言不同論
——從上海話說起

七 “文學的國語”怎樣煉成:《圍城》的語言策略
1.從張先生一傢說起
2.兩套語言
3. 《圍城》主要人物的語言身份
4.錢锺書的“語文狂”:強化國語/弱化方言
5.不平等的“雙語”結構:通語之“形”/方言之“影”
6.南北方言差異在文學上的解決
7.方言/鄉土寫作與超方言/都市寫作:兩種遺産

八 “次殖民地”·“文字遊戲國”

九 韆古一哭有素芳
——讀《創業史》劄記

十 漢語的被忽略與汪曾祺的抗議

十一 汪曾祺寫滬語

十二 聲音、文字及當代漢語寫作

十三 李銳:“自己說話”及其限度

十四 孫甘露:釀造語言的烈酒

十五 韓少功:超越修辭學

十六 王濛文體之一:戲弄與謀殺
1.諷刺作傢的虛擬化抒情
2.在烏托邦:語言一元化運動
3.指涉語言的語言遊戲
4.迷狂語言中存在的丟失
5.快速說話的語言熱癥
6.反寫作:衛護純潔的虛無

十七 王濛文體之二:說話的精神

十八 離開詩
——關於詩篇、詩人、傳統和語言的一次講演

十九 中國作傢的“外語”和“母語”

二十 指尖上的漢語

下編 餘論

一 文學是藉助文字來發揮語言奧妙的藝術
引言
1.現代語言學割裂語言/文字的關係
2.“新文學”的理論/實踐的分野
3.舉例:當代作傢普遍缺乏語文基本功
4.迴到現代:一些作傢、批評傢的文字語言的自覺,
啓發當下

二 什麼是好的漢語

三 為什麼粗糙?
——“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語言觀念與現當代文學之關係”引論
1. 流行的中國現代文學史忽略瞭語言文字的重要性
2.應重釋“文學革命”與“語言革命”之關係,並闡明中國文學“古今之分”,就語言文字而言,乃“精粗之彆”

四 文體學的小說批評方法

五 道術必為天下裂,語言尚待彌縫者
——中國現代學術的語文認同

原跋:我怎麼“研究”起語言來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二周”文章》《周作人的語言論述》與我有關

评分

人發明瞭語言,語言又反過來造就瞭人;人在語言中紮下瞭根,然後在語言中體驗自我存在。從語言內部來看,糾纏的問題太多;把語言當本體來看,語言即存在、語言即權利、語言即意識形態……

评分

人發明瞭語言,語言又反過來造就瞭人;人在語言中紮下瞭根,然後在語言中體驗自我存在。從語言內部來看,糾纏的問題太多;把語言當本體來看,語言即存在、語言即權利、語言即意識形態……

评分

人發明瞭語言,語言又反過來造就瞭人;人在語言中紮下瞭根,然後在語言中體驗自我存在。從語言內部來看,糾纏的問題太多;把語言當本體來看,語言即存在、語言即權利、語言即意識形態……

评分

《“二周”文章》《周作人的語言論述》與我有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