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李松蔚
出品人:
页数:225
译者:
出版时间:2018-7
价格:4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37254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亲密关系
  • 李松蔚
  • 自我成长
  • 心理
  • 沟通
  • 原生家庭
  • 育儿
  • 自我反思
  • 情感困惑
  • 责任归属
  • 心理成长
  • 亲密关系
  • 家庭矛盾
  • 内心挣扎
  • 成长之路
  • 愧疚情绪
  • 人性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身为成年人,你无时无刻不处于,纷繁复杂的关系之中。你或许以为,幸福由成就感决定,但其实:关系的状态决定了你是否幸福。而你是否知道,关于相处,你80%的常识都是错的。

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将复杂而系统的心理学概念,从育儿、家庭系统、亲密关系、认知方向等出发,以“系统式家庭理论”为支撑,以具体的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帮助你抛弃传统的人际观,颠覆你处理问题时的惯性思维,让你学会放弃“控制”、放弃“是非”、放弃“说服”,选取复杂而有用的心理学理论,把生活中的心理案例进行系统化拆解,学习到课题分离、界限等心理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颠覆我们的认知局限,化解陈年的关系困局。

作者简介

李松蔚: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知乎心理学领域优秀回答者。一个女孩的父亲,同时是在心理治疗、心理咨询领域获得*学位的资深专家,在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家庭治疗两个领域有丰富的研究、教学,和实践经验,同时也是在网络颇具人气的心理学写作者,在杂志长期开设个人专栏,并开设网络音频课程《洞悉相处之道》,受到广大读者欢迎。

在家庭关系中,我们常常会寻找那个“犯错”的人,有时是“犯错”的孩子,有时是“犯错”的父母。这本书记录了我作为一个系统式家庭咨询师,同时也是一个儿子、丈夫与父亲,这些年与家庭共同成长的过程。无论是我受的专业训练,还是我的个人经验,都让我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存在一个“问题”的话,这个问题是所有人用各自的方式共同维持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囚徒,也是彼此的狱卒。找到一个人犯错并不难,难的是在这当中发现新的可能——自由的可能,解放的可能。

这本书旨在告诉大家,对于家庭,我们总是可以找到积极的、不指责的、寻求改变的态度。每个人都不自由,每个人也都是自由的。 ——李松蔚

目录信息

1 认知误区:你是否自己主动选择了不幸
我不应该被如此对待 -003
某种意义上,越能展现出不幸的人,就越有力量。
“我是抑郁症,你帮不了我” -009
我们用标签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怪圈。
那些道理很好,但我只是在吐槽 -016
“心理学的理论总给人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不是你的错,你干吗还不走出来呢!” -024
想一想自己能做什么,未必真的能做到什么,但这种态度会让世界变得稍微好一点儿。
你不面对它,不等于它不存在 -032
通过黑色的想象,我们改变的是一个人在现实中的心态。
痛苦是无法掌控的 -037
我们常常不愿意接受这个真相。
我管不住孩子玩游戏,所以游戏公司该替我管 -043
不要指望每一样有趣的东西,都能自觉地给自己增加一个“防沉迷系统”。

2 关系视角: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分清你和我,不等于不管你死活 -053
课题分离跟“不顾别人感受,我行我素”完全是两种活法。
“怎么可以有这种人?” -062
你有你的期待,而别人有别人的行事逻辑。
如何正确安慰一个倒苦水的人 -069
我们听着,赞同、安慰,但是绝不把它看成是对我们的召唤。
你的好心指点有时会适得其反 -076
创造一个纯粹留给对方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是自由的,只有真实的反馈需要面对,而没有谁规定他必须“怎么做”。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 -081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
人自私一点儿,未必对别人没有贡献 -087
你发现他自私的一面,也许反而更好。

3 亲密困境:你是否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凭什么每次让步的人都是我?” -097
对亲密的依赖和恐惧让我们彼此靠拢、彼此伤害,又彼此珍惜。
回一次家受到一万点伤害? -101
每个人都局限于自己的立场当中。
别人说的,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在哄你 -110
我对别人的感知,由我做主。
有时候,“不靠谱”的父母也很重要 -118
我们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错误,是付之一笑还是事事计较,也许会传递出不同的力量。
放轻松,不过是在孩子面前吵个架而已 -124
一旦我们吵架了,破碎的也是我们的自恋感。
为了孩子,好好离婚 -132
孩子的成长,永远离不开两个人的共同参与。

4 育儿观察:请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人
孩子的需要,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需要 -143
有了孩子,我还是我自己,我一直都是我自己。
一个孩子的“网络成瘾” -151
想办法也没有用,反正孩子也不会听。
成人的规则与儿童的江湖 -155
小朋友的人际关系根本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无序世界。
育儿文章说得很对,但你最好不要看 -161
学会对“改变”这件事心怀敬畏,尊重生活中那些“错误”。
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质是什么? -165
跟你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
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恰恰是因为你的重视 -176
“悖论干预”是一种极高明的干预手段。
就算看不惯别人家的育儿方式,也可以允许它先存在着 -184
彼此不同,但谁也不比谁更优越。
5 家庭系统:家庭当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合谋
确定的一代和不确定的一代 -195
我不需要抱着“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来应对生活本身。
我们真的可以挣脱原生家庭吗? -200
“代际传递”,我们可能意识不到我们身上有多少东西来自父母。
我们能帮孩子制造“主动性”吗? -206
孩子主动做什么,只能听从孩子本身。大人唯一能管好的只有自己。
我压根儿就不信“丧偶式育儿”那一套 -216
如何让家庭重新“发现”父亲的存在?
孩子有分离焦虑,大人也有分离焦虑 -224
焦虑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失落。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认错还是不认错,我们的关注点大多是在错上。这就给我们一个错觉:无论做出哪个举动,这件事就算结束了,就没有了。 就好像我们可以用一个举动或者选择来终止某种感受、情绪、深层的动机一样。 但是,李老师很不仗义地把我们遮挡的这块黑布给揭开了。 一切或许不都是我的错,但...  

评分

[181217阅读,181228笔记。好看8,有料7] [李松蔚,中国华侨出版社,160千字,2018年1印] [相关阅读:《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 这本书最后豆瓣评分估计不乐观。有些声音是“这么水也出书了吗”,像他的“课题分离”有人觉得新鲜,我最开始也是在《被讨厌的勇气》里看...

评分

评分

2019年第39本书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李松蔚 喜欢程度:四星 奔着作者是李松蔚老师,翻开了这本书。书名让我想到了ky的那本:《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个人觉得ky那本比较水。这本书呢,看的时候以为是公众号文章整理出来的,后来发现好像不是。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  

评分

2019年第39本书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李松蔚 喜欢程度:四星 奔着作者是李松蔚老师,翻开了这本书。书名让我想到了ky的那本:《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个人觉得ky那本比较水。这本书呢,看的时候以为是公众号文章整理出来的,后来发现好像不是。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很喜欢李老师文章和观点,知乎上的文章基本都看了,live也基本都听了。当满怀期待的拿到这本来书时还是有点有失望的,还是离散的文章合集,缺乏系统性

评分

#一直很喜欢李老师文章和观点,知乎上的文章基本都看了,live也基本都听了。当满怀期待的拿到这本来书时还是有点有失望的,还是离散的文章合集,缺乏系统性

评分

许多文章都对我启发很大

评分

很多话题浅淡辄止

评分

许多文章都对我启发很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