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 | Hermann Hesse
(1877—1962)
作家,诗人,画家。
1877年生于德国,1924年入籍瑞士。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曾掀起阅读黑塞的热潮。
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
主要作品
1904 《彼得·卡门青》
1906 《在轮下》
1913 《印度札记》
1919 《德米安》
1922 《悉达多》
1923 《辛克莱的笔记》
1925 《温泉疗养客》
1927 《荒原狼》
1928 《沉思录》
1930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
1932 《东方之旅》
1943 《玻璃珠游戏》
《园圃之乐》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随笔集,收录61篇文章和诗歌。除了广为人知的作家身份,黑塞还是一位生活艺术家,是画家和园丁。本书文字便主要记录了黑塞一生中不同时期与自然的对话和游戏。
· “我在这里能够找到的永恒与内在,正如我阅读诗与哲学时能找到的一样。”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通往内心之路的一部随笔集。
·这不是一本需要痛苦思辨的奥义书,而是需要你打开感官来享受的立体书。
·关于自然、音乐与诗歌,关乎孤独、内心、精神与自由。
·旅德译者易海舟倾心翻译,遵照德文原版全译本。
要不是动了隐居的念头也不会读这本书。 一直喜欢梭罗的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抱着一棵树就能终老。 找来一堆关于田园的书,间或读一些技术性书籍,如如何养猪养羊养金鱼种仙人掌菊科植物和油菜度过一生。 用书铺成曲逸的径,种下烈然的葵花。 在寂然午后煮茶读诗,午后阳光曝晒,...
评分向童年寻找救赎 读赫尔曼 黑塞的《园圃之乐》 慢吞吞地读完了赫尔曼 黑塞的《园圃之乐》,书本不厚,但速度如此慢,是因为读过一段之后,就放下书,发发呆,脑海里想象作者笔下的园圃,田地,和面朝河谷,视野无比开阔的房子。偶尔还要查查他如数家珍似的频繁提起的那些...
评分《园圃之乐》,似写花写草写园丁。如果对照时间表,能读到哲人的心路。1917年的黑塞,人到中年,却生活在战乱之中,诀别二元对立,走向“合一的神性”(《内在和外在的世界》)。1918年,黑塞拜树木为导师,“完善自身,显现真我。”写下短文《树木》。1920年出版了《克林索尔...
评分园圃之乐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后记中说道黑塞在花园中生火烧柴时,他的女儿摘了一朵花送到他面前:“爸爸,看,这儿有火!” 或许只有孩子,才会把纯洁的花朵与令人恐惧的火焰联系在一起。二战的炮火炸毁了多少家庭的希望,纳粹的焚尸炉里火化了多少犹太人。然而在一个纯...
评分完全是偶然的原因,我得到一本诗集《田圃之乐》。作者是赫尔曼 黑塞。 书中插有黑塞的水彩画,钢笔画以及他耕耘时的照片。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每当读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些影像。黑塞戴着大大的草帽,帽沿上可能别着一只雏菊或是别的什么花。身着普通的田间劳作的...
未来将至的一切,都不会再有昔日光彩,不会比得上捕蝶男孩在园中度过的一日日。
评分这本书将我过去的多愁善感捞了一些出来。 现在我又有植物了。
评分雨天宅家里读书,打理花草不亦快哉
评分(共211页,113千字)“信任土地、流水、空气的神性,信任四季,信任动植物之生命力。”(《对一小片地负责》)
评分每一个字都透露着欢愉,每一个词都让人置身于其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