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有一所名闻遐尔的国际疗养院,年轻的主人公去探望生病的表兄,不料却身不由己,一住七年。须知,那是一座魔山!在魔山中,他不仅遇见了许多不寻常的人和事,尝到了爱情与生离死别的酸甜苦辣,还跟游荡在山中的叔本华、尼采等的精神幽灵对过话……七年后,当他终于冲出魔山时,已判若两人。“魔山”实际上是本世纪初动荡不安的欧洲的缩影。
长篇小说《魔山》是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1875-1955)的主要代表作,堪称这位大文豪创作生涯乃至德语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是最早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手法相结合的现代经典。
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德国作家,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894年发表处女作《堕落》。1901年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问世,奠定他在文坛的地位。以后发表《特里斯坦》(1903)、《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和《威尼斯之死》(1912)等。1924年因表长篇小说《魔山》闻名全球。1930年发表中篇《马奥与魔术师》。1939年发长篇《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的前三部以及《绿蒂魏玛》等。1947年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问世。1955年8月12日,在80寿辰后,结束了他“史诗性的,而非戏剧性的生命”。
1929年,由于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主要是由于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它作为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地位一年比一年巩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本来是想找Musil的man without quality小说来看的,无奈最近积压了一堆看了一半但是没心情看完的超长篇的英文小说,在网上下载了很不错的翻译版本的托马斯曼的“魔山”,就此看起来。 大概也是几个月前才发现,我的人生还有很多有趣的书没有看过。自从基本读完了国内翻译出来...
评分在欧洲文学版图上,小说家托马斯·曼之于德国文学的地标意味,与哈代之于英国文学极其相像。倘若可以将哈代以前的英国作家归于古典时代,诸如狄更斯、奥斯汀等等,那么应该将哈代以后的英国作家称为现代文学家,诸如伍尔芙,毛姆,戈尔丁之类。这样的划分当然不是取决于作家生...
评分穿越疾病与死亡的黑暗 在汉堡通往瑞士阿尔卑斯山的火车上,一间小小的软席车厢里,坐着年轻的工程师汉斯·卡斯托普,他随身带着一只鳄鱼皮的手提包,冬大衣挂在车厢的衣钩上,他的腿上盖着一条苏格兰格子呢旅行毯,身旁有一本打开的书,书名叫《远洋船舶》,此行他是去...
评分阅读这本书是如此痛苦,我前后断断续续看了有半年之久。我实在是不愿意看那些长篇议论,好多在我看来都不知所云啊,也许....只能说它超出了我的思想理解范围。
评分平生最爱,之一
评分为了托马斯曼再标一次。在读了模模糊糊的众多阐释之后才看得出来作为BR的线索。惊世巨作。光辉和阴影全部显现出来。Castorp是你我他,我们的时代没有出路。
评分我道行浅呀!
评分高三看的,不知道说了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