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任何一个时代小说都是自我和世界的关系的一个隐喻。想要了解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20世纪人类的心灵境况,读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经典是最为可行的途径。我们可以从卡夫卡那里领悟先知的深邃和隐秘的思想、孤独的预见力和寓言化的传达;从青年加缪那里感受什么是激情方式,学习什么是反叛;从昆德拉那里了解现代主义作家对人的生存境遇和存在本身的无穷追索;从博尔赫斯的大百科全书那里领悟世界的总体图式…… 正是这些带来了对文学性的经验,对经典的领悟以及对人类生存图景的认知。同时,在中国文学的视域内,“狂人”的绝望、废名的乡土记忆、张爱玲的感性世界、北岛的心灵历程又再次带领我们去感知那些梦想、感性、反叛、失落以及苦难。如此愉悦,如此忧伤。
吴晓东,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年至1994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合著)、《记忆的神话》、《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漫读经典》、《文学的诗性之灯》、《废名·桥》、《二十世纪的诗心》、《文学性的命运》、《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等。
哎,很好看。 总觉得,好的文学批评实践也具有叙事性,可以像读一本小说一样读下去。 《尺八的故事》最明显。张爱玲和废名的小说、何其芳的《画梦录》、萧乾的《梦之谷》,分析得都很好看。也许这些作品都可以用李义山的那句诗来形容吧,“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
评分中国当代作家群像中,似乎都在西方和拉美文学中寻找师承。这一点似乎不奇怪,八九十年代,如饥似渴的接受西方文学熏陶,正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一群人。而对于一个文学青年来说,如果不谈点毛姆、加缪、海明威、乔伊斯、卡尔维诺、昆德拉、博尔赫斯……如果只知道莫言、余华、格非...
评分什么是现代主义名著?有人开玩笑地定义:所谓现代主义名著就是那些大家都说应该去读,但谁也没有读过的作品。然而吴晓东固执地认为,想要了解二十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二十世纪人类的心灵境况,读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经典是最为可行的途径。因此,在这个趣味上...
评分》 吴晓东老师在上大学时候阅读的产物。我深感佩服作者的功底,读一本文学经典,能读到这么深。分为外国篇,中国篇从最开始的序给我们讲述了现代主义文学。“真正具有经典价值的现代主义文学往往是把“有意义的形式”与“形式化的内容统一在一起的文学。在现代主义的形式的背后...
评分什么是现代主义名著?有人开玩笑地定义:所谓现代主义名著就是那些大家都说应该去读,但谁也没有读过的作品。然而吴晓东固执地认为,想要了解二十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二十世纪人类的心灵境况,读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经典是最为可行的途径。因此,在这个趣味上...
“看哪!你脸上有极度的热在燃烧/为何又泛着青铜一般冰凉的冷嘲/你是在不屑地看我?/活得如此愉悦,如此苦恼,如此奇特”(覃子豪《金色面具》)
评分只是喜欢前半部分外国文学,新文学浪潮颠覆了传统文学的框架,展现表达个体的欲望,而不是为了主旨服务,但是过多论据堆砌运用类比说明问题,反而没什么意思了
评分“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 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 前编大多在其他地方看过,比较喜欢《树上的男爵》、纪德《田园交响曲》;后编中国现代小说,文本分析的可读性大大下降,不过分析《狂人日记》的两篇还是很好。“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评分“……看那离去的岁月,穿着/过时的衣服,偎依在天空的露台上。”
评分毕竟是难得的一份耐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