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唐诗百话》是施蛰存先生晚年以十年之力打磨而成的一部唐诗欣赏之书。他以自身学养和文学感悟用漫话的方式与读者漫谈唐诗,而终成“百话”。在读解每一首诗时将一时代的历史、一种诗体的流变及关于文学的知识一一道来,既有宏阔的诗史梳理,又有专门的个案考辨。选诗取向公允,又不乏个人识见,品评诗歌简洁精准,文字更称得上典雅晓畅。先生之著原为一般文科大学生所量身打造,而在传统文化愈来愈受重视的今天,此书更加适合所有热爱古典文学、热爱唐诗的读者作为入门之书。一部“唐诗百科全书”,教你如何读诗,鉴诗,作诗;错过《唐诗百话》,就错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华章!
【内容简介】:
《唐诗百话》是施蛰存先生晚年创作的一部集唐诗研究和欣赏于一体的著作,旨在“用漫话的方式,自由活泼地与读者漫谈唐诗”,文风典雅、语言晓畅,于赏鉴中夹谈典故的意义,每首诗所反映的时代、风俗,诗体的源流及关于诗史、音律和有关的文学基础知识。
全书由“初唐诗话”13讲,“盛唐诗话”29讲,“中唐诗话”35讲,“晚唐诗话”17讲组成,另有“唐女诗人”“六言诗”“联句诗”“唐人诗论鸟瞰”“唐诗绝句杂说”“历代唐诗选本叙录”6讲专论,合为“百话”。施蛰存先生选诗有自己独到眼光,每讲一诗务要选取一定角度,讲出新意或讲出相关诗史、诗体等的综合知识。讲解既全面又从个体艺术感知出发,言之有物,简而不繁,为读者了解唐诗、鉴赏唐诗提供了入门之径。
施蛰存(1905—2003)
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原籍浙江杭州,1912年随家由苏州迁居松江。曾先后入读之江大学、上海大学、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等。1928年起,参与创办第一线书店、水沫书店,创编《无轨列车》《新文艺》等杂志。1932—1935年主编《现代》杂志。1935年编辑《文饭小品》,参与主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等。同时从事小说、诗歌创作及外国文学翻译,是30年代极富影响的心理分析小说家和中国文坛现代主义的推动者。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任教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1947年返沪执教于暨南大学、光华大学。1952年起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转向古典文学、金石碑版研究。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等;散文集《灯下集》《待旦集》《枕戈集》等;编译《多情的寡妇》《域外文人日记钞》《轭下》等;学术著作《唐诗百话》《词学名词释义》《北山集古录》等;主编《词学》《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外国独幕剧选》等。
从前看白居易的名诗《花非花》,觉得它朦胧得可疑,据我的阴暗心理猜测,肯定有奸情。什么“夜半来,天明去”,活生生地宣告偷情嘛。 前阵子看了施蛰存老先生的《唐诗百话》,才知道是我猜测得过于保守了。原来它不是讲偷情的,而是讲招妓的。施老先生经过严谨的学术考证之后告...
评分在林林总总车载斗量的我国唐诗选本和论著中,其风格最为独特也最为脍炙人口的是施蛰存的《唐诗百话》。 《唐诗百话》在选诗、解题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匠心独运极具巧思,从不因袭前人或时贤,因而如清水出芙蓉般傲然挺立于众多同类平庸著作之上。全书一百篇,每篇均运用严谨的考...
评分《唐诗百话》第四十四篇李冶:及校书七兄,文中引用高仲武评论李季兰文:“形气既雄,诗意亦荡。”上海古籍社版中,解释为“李季兰的形态性格像个男子,而诗意却很放荡,无所顾忌。”编辑过程中,分析原文无转折之意。故此处用“却”不妥,遂改为“而且诗意很放荡,无所顾忌。
评分 评分《唐诗百话》编辑手记2:上海古籍版中初唐诗话中第十篇 陈子昂:感遇诗(中)第二段中提到“兰若”时说,”这两种芳草香花,上面是红花,下面是紫茎。“同段下文又说“兰和杜若都不是红花,这个‘朱’字只表示鲜艳的意思”,前后意思有矛盾之处。经反复斟酌,将此处改为“...
相见恨晚。
评分选诗释义不从流俗,唐诗演变脉络清晰明了,批驳历代诗人与诗评之短处不留情面,自可杀杀那些一味求取泛滥之情感而罔顾原文原意的外道贩子。
评分很早以前就关注这套书了,一直想读。在学现代文学的时候发现施先生的小说非常有特色,印象深刻,他的文学评论著作也写的很有内蕴。书选取了唐朝各时期的诗歌进行品析,并教授一些关于诗歌创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作法。 (2020.3.24读完上部) 中唐乃唐诗发展巅峰。 (2020.4.5读完下部)
评分读过旧版,每一篇篇幅都不长,但点评十分到位。本科老师的推荐书目。
评分怼人狂魔施蛰存233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