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 詹姆斯·伍德
出品人:上河卓远文化
页数:102
译者:蒋怡
出版时间:2017-9
价格: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4929497
丛书系列:上河·文化生活译丛
图书标签:
  • 文学评论
  • 文学
  • 詹姆斯•伍德
  • 外国文学
  • 文学理论
  • 詹姆斯·伍德
  • 英国
  • 人类学
  • 生活哲学
  • 日常观察
  • 人性思考
  • 真实记录
  • 平凡之美
  • 情感共鸣
  • 独立思考
  • 成长历程
  • 真实故事
  • 人间烟火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学跟艺术一样,能抵制住傲慢的时间——让我们成为习惯长廊里的失眠症患者,并主动从死亡那里挽救事物的生命。

—— 詹姆斯·伍德

在这部融合了回忆录与评论集的优秀著作中,詹姆斯·伍德就小说与生活的关联书写了一堂大师课。他论证说,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小说在描述我们的生活形态、 从死亡与历史遗忘中拯救那些生活的肌质方面有着独到的能力。在这里,阅读的行为被理解为最神圣和最个人化的行为,书里对几部个别的作品有精彩的讨论——包括契诃夫的短篇故事《吻》、W.G.泽巴尔德的《异乡人》和菲兹杰拉德的《蓝花》。伍德透露了他本人与书写文字的亲密关系:我们看到一个来自乡间的男孩的成长历程,他在浓厚的基督教背景中长大,童年时代的阅读带给他隐秘的喜悦,他在阅读与亵渎宗教、文学与音乐之间建立起联系。本书最后一部分在放逐与无家可归的语境下讨论小说。《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不是简单的一本由我们公认的最优秀的在世批评家所著的简短、论证严密的书——它还是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个人叙述,反思并体现了读者与作者(还有批评家)之间富有成效的共谋,并邀请我们重新思考对我们阅读与创作小说而言至关重要的一切事物。

2015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1965年生,英国批评家、散文家、小说家,曾任《卫报》首席文学批评家、《新共和》资深编辑,现为《纽约客》专栏作家、哈佛大学文学教授,著有《断脉》(1999)、《忤逆上帝之书》(2004)、《不负责任的自我》(2004)、《小说机杼》(2009)、《私货》(2013)、《最接近生活的事物》(2015)。

关于译者

蒋怡,1985年生,南京大学英语系文学博士,江南大学英语系讲师,已出版《格伦·古尔德谈话录》、《后灵魂年代的美国》等译著三部。

目录信息

1 第一章 为什么?
25 第二章 严肃的观察
51 第三章 物尽其用
73 第四章 世俗的无家可归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阅读?生活会生产日常经验,阅读却生产“虚构”经验;人可能会出于某种要求脱离生活而进入虚构,在虚构里实现经验,但在虚构与生活之间的阅读,可能同时与两者有着隐晦关系,因某种生活去虚构,因虚构而完成某种生活。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里描绘了最开始阅...  

评分

评分

评分

詹姆斯伍德《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一本非常薄的小册子,只有101页。它不太像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评论,更像是融合了书籍、作家、故事与生活的回忆录。书中的四个小标题“为什么”、“严肃的观察”、“物尽其用”、“世俗的无家可归”;分别关于死亡、观察、批评和回家。 或许这样...  

评分

看似薄薄的一本小册子读起来却并不如想象的那般轻松快速,作者不愧是哈佛文学教授兼知名的文学批评家,对文学作品与其自身阅读的感悟和其他评论家作家的一些见解完美结合,写出的文字引人深思,也让我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有了更深层次的视角。 文学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书中给了我...  

用户评价

评分

把感觉载入素材(小说),像放在容器里那样,这样的评论总是让人舒服的。看到最后一篇差点落泪,世俗的无家可归和超验的无家可归,都包含了一种乡愁思绪,只不过前一种是能在具体的事物、环境或是回忆中寻得抚慰的,而后一种则是齐奥朗所说的是情感的神学,家园、天堂、上帝都是由哀愁打造出来的不确定。詹姆斯·伍德知道这两种分离的区别,所以特意强调了他所谈的是世俗的。时间消除了离家不归者归家的可能,因为生命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经受淘洗,受到外在遇见的一切地冲刷,与过去中间横亘的鸿沟终究无法跨越,只要有一刻想到,这世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过去了的再拉回来,就会有最后一篇里那样的哀愁。

评分

故事是富余与失望的动态结合物:失望在于它们必须要结束,失望还在于它们无法真正结束。地铁里读完,余音绕梁。

评分

引用篇头的话,艺术便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一个好的批评家首先得是好的读者,包裹着生活的巨大混沌威胁着生活的细节,作家的使命是从细节灭绝的威胁中抢夺生活的细节,及细节的生命力。或者说,细节是文学的生命力。而读者最大的尊重就是对文学的赤诚,透过严肃的观察,把生命从其自身中拯救出来。放下“思考”去,感知文学,淡化批评家的身份,伍德在这本小册子里更多是一个读者的身份,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文学的温存,一个迷人的批评家应如斯。

评分

#友人赠书#1.把意义、色彩与生命力重新还给大多数平凡的事物—还给足球靴和草地,还给起重机、树木和机场,甚至还给吉普森吉他、罗兰牌扩音器、老味道牌洗浴用品和爱洁清洁剂。2.看到了吧,它们在跟我们说话呢:白杨,紫丁香和玫瑰,薄荷也在窸窸窣窣,还有那个吻。3.然而,如果它不绊倒你,你就什么也会想不起来。4.我在苏格兰的外祖母过去常常玩一种游戏,她进屋时把双手放在背后,你要猜一猜她哪只手里有糖。她会吟诵道:“你宣哪只手,堆的还是搓的?”(“你选哪只手,对的还是错的?”)我们还是孩子时,决定一下子就能做出来:你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那只空空的“搓的手”带来的失望。我当时选了哪只手?5.关键词:死亡,平凡的细节,严肃的观察(托住时间),回不去的家

评分

引用篇头的话,艺术便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一个好的批评家首先得是好的读者,包裹着生活的巨大混沌威胁着生活的细节,作家的使命是从细节灭绝的威胁中抢夺生活的细节,及细节的生命力。或者说,细节是文学的生命力。而读者最大的尊重就是对文学的赤诚,透过严肃的观察,把生命从其自身中拯救出来。放下“思考”去,感知文学,淡化批评家的身份,伍德在这本小册子里更多是一个读者的身份,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文学的温存,一个迷人的批评家应如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