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
页数:3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6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51536
丛书系列:梁漱溟作品集
图书标签:
  • 梁漱溟
  • 文化
  • 历史
  • 中国
  • 哲学
  • 中国文化要义
  • 中国哲学
  • 人文
  • 中国文化
  • 传统思想
  • 哲学
  • 历史
  • 礼仪
  • 儒家
  • 道家
  • 文学
  • 艺术
  • 社会结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百年唯一见的知识分子楷模

纪念梁漱溟先生辞世三十载

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伦理本位,职业分途

中国文化之特殊性与自信力,根源何在?

探寻中国问题经典论著,七十年常销不衰

-----------------

《中国文化要义》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

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

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

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

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

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

-----------------

环顾当今之世,在知识分子中能有几个人不唯上、唯书、唯经、唯典?为此舞文弄笔的人也不少,却常常不敢寻根问底,不敢无拘无東地敞开思想,进行独立思考。梁漱溟先生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认真求知的人,一个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

——费孝通

梁漱溟所说的“中国文化”实有二义: 一是指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整体, 其核心为儒家文化; 一是指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路向。在后者的意义上, “中国文化”并没有中国性, 而是代表一种注重协调、平等、人性的文化路向与文化精神,它是可普遍化的。

——陈来

《中国文化要义》此间流传不多,但有心之士皆争传阅。先生之闳识孤怀,人皆能不以世俗之政治眼光相看,且此等特和气平心流露行间,人读之当更易通彼我之情。

——唐君毅

梁氏为一肯用心并力行其所信之人。民国以来,肯对国家根本问题用心,从而提出其主张如梁漱溟者,实在不多。

——胡秋原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

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

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参与创建民盟促进国共团结抗敌,后又为和平建国参与国共和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

一生用心于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中国往何处去?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

目录信息

重印《中国文化要义》自序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一、此所云中国文化
二、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三、试寻求其特征
四、参考佐证的资料
第二章 从中国人的家说起
一、冯友兰氏的解释
二、反证冯说未尽是
三、文化之形成及其个性
四、阶梯观与流派观
五、申述夙见结束上文
第三章 集团生活的西方人
一、中西社会对照来看
二、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三、基督教与集团生活
四、欧洲中古社会
五、近代社会之萌芽
第四章 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
一、西人所长吾人所短
二、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
三、团体与家庭二者不相容
第五章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一、何谓伦理本位
二、伦理之于经济
三、伦理之于政治
四、伦理有宗教之用
五、此其重点果何在
第六章 以道德代宗教
一、宗教是什么
二、宗教在中国
三、周孔教化非宗教
四、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五、周孔之礼
六、以伦理组织社会
第七章 理性--人类的特征
一、理性是什么
二、两种理和两种错误
三、中国民族精神所在
第八章 阶级对立与职业分途
一、何谓阶级
二、中国有没有阶级
三、何谓职业分途
第九章 中国是否一国家
一、中国之不像国家
二、国家构成于阶级统治
三、中国封建之解体
四、中国政治之特殊
五、西洋政治进步之理
第十章 治道与治世
一、中国社会构造
二、向里用力之人生
三、中国文明一大异彩
四、士人在此之功用
五、治道和治世
第十一章 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
一、周期性的乱
二、不见有革命
三、产业革命之不见
第十二章 人类文化之早熟
一、中国何故无民主
二、人权自由之所以不见
三、民治制度之所以不见
四、人类文化之早熟
第十三章 文化早熟后之中国
一、由此遂无科学
二、长于理性短于理智
三、陷于盘旋不进
四、中国文化五大病
第十四章 结论
一、讨究特征之总结
二、民族性之所由成
附 录(梁培宽 整理)
一、“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
——如何认识旧中国的三大问题
二、著者对批评者提出的问题的答复
三、著者关于《中国文化要义》的谈话
四、著者札记摘录
五、著者论及《中国文化要义》的书信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总结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说:“解决中国之问题,必先认识中国之问题,认识中国之问题,即必得明白中国社会在近百年所引起之变化及其内外形势,而明白当初未曾变的老中国,又为明白其变化之前提。”梁先生的这本书写于1942年到1949年,其社...  

评分

梁先生确实是一个新起点,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新起点。 其一、揭开了中国文化活力之根源,并回应西方; 其二、身体力行乡村建设,立乱世而不移志。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回归孔孟,安置心灵; 2、从孔孟之精神出发看现代社会中的新伦理,形成新共识; 2、从族群整体竞争...  

评分

作为一本四几年的书真是该给五星,能如此深入剖析中国文化,梁漱溟厉害。这书162页一句话很有意思,看得我简直以为他说的是Wen总.理了,梁漱溟是这么说的“中国制度似乎始终是礼而不是法,其重点放在每个人自己身上,成了一个人的道德问题。”看到这话,我一下子想到他,说的真...  

评分

中西的三大差异导致双方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而且至今貌合神离. 1> 中国的伦理社会和西方的宗教社会 2> 中国的以家治国, 和西方的重视个人与集团的关系, 淡化家庭的观念 3> 西方长期的封建制的小社会和中国两千年来大一统的官僚体制 这三大差异是形成西方重视自由,权利,私有...  

评分

我愿意用这个标题总结梁先生对中国人生活精神的全部分析。 这句话是梁先生书里面的,越咂摸越有味道。 从文化上疗救我们这个民族,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梁先生戮力乡村建设的年代,不适合,解放后三十年那个强敌环嗣只争朝夕的年代,不适合;现在呢? 像梁先生这样大开大合...  

用户评价

评分

老汉的呓语。能感到时代或者信息或者知识结构的限制

评分

中国的伟大非他,原只是人类理性的伟大。中国的缺欠,却非理性的缺欠(理性无缺欠),而是理性早启,文化早熟的缺欠。

评分

“从之则坦然泰然,怡然自得而殊不见其所得;违之则歉恨不安,放佛若有所失而不见其所失。” 很久没有读过教科书式的文化书了。引经据典,论证比较。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从儒学角度分析理性主义。不管我们行多少路,看多少书,接触多少新鲜面容,印在我们骨子里的东西,还是要时不时出来,提醒一下你心里那些陌生又熟悉的东西。

评分

中国的伟大非他,原只是人类理性的伟大。中国的缺欠,却非理性的缺欠(理性无缺欠),而是理性早启,文化早熟的缺欠。

评分

那时是与《白鹿原》同时读的,两书算是在心中交响,感觉十分良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