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 塞巴斯蒂安·加德纳
出品人:
页数:403
译者:蒋明磊
出版时间:2018-7-31
价格:7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249841
丛书系列: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启蒙研究丛编
图书标签:
  • 哲学
  • 康德
  • 康德研究
  • 德国古典哲学
  • 西方哲学
  • 经典与解释
  • 塞巴斯蒂安·加德纳
  • 导读
  • 康德
  • 纯粹理性批判
  • 哲学
  • 批判哲学
  • 先验哲学
  • 形而上学
  • 认识论
  • 德国古典哲学
  • 理性主义
  • 启蒙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书是加德纳教授所撰的《纯粹理性批判》的中型导读。康德专家保罗·盖耶誉之为“二十多年以来所写的最佳导读”,韩东晖先生谓其“非常出色,篇幅不大,但要害处决不放过”。这本书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康德生平和《纯粹理性批判》背景的介绍,最后部分阐述了康德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两个部分,一个承前,一个启后,写来要言不烦,错落有致,把康德哲学的来龙去脉说得十分周到,颇见作者的思想史功力。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核心。加德纳大体遵循亨利希-艾利森的解读路数,与斯特劳森-盖耶的不同,基本上反映了英美康德学界的主流见解。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序言
第1章 形而上学的疑问
历史背景:启蒙运动及其问题
康德的生平
康德前批判时期的游移不定:无可回避的形而上学之梦
形而上学是可能的吗?(《前言》)
《纯批》的结构
第2章 对象的可能性
批判的疑问:康德给赫茨的信
对康德的解释:分析的和观念论的
实在的疑问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第3章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导论》)
康德对形而上学疑问的逻辑表述
先天综合性:异议和答复
第4章 对象的可感条件(《感性论》)
康德对认知的分析
经验的可感形式:空间和时间
空间和时间是先天直观的:康德的论证
《分析论》中的空间和时间
第5章 先验观念论
先验观念论的学说
先验观念论的独特性
康德的本体论否认
《感性论》对先验观念论的论证
特伦德伦堡的替代性选择
《背反》对先验观念论的论证
第6章 对象的概念性条件(《分析论》)
《分析论》的论证:方法问题
思想与对象的关系:概念形式的先天性
(《先验逻辑的理念》)
思维的要素:范畴(《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的导线》)
概念形式的先决条件和来源:主体-对象关系(《先验演绎》)
人类经验的特定概念形式:因果交互作用的实体(《图型法》《类比》《对观念论的驳斥》)
先验的论证、先验观念论与康德对怀疑论者的答复
测量与模态(《直观的公理》、《知觉的预测》和《经验性思维的公设》)
康德对莱布尼茨方法的批判(《歧义》)
第7章 不可知的对象(《辩证论》)
超越真理的国土
先验的幻象:理性的无条件者的理念
理性是范导性的(《辩证论的附录》)
超验形而上学的辩证推论(《纯粹理性的误推》《纯粹理性的背反》《纯粹理性的理想》)
在《辩证论》中的先验观念论I:理论理性之矛盾的消解(《误推》《背反》)
在《辩证论》中的先验观念论Ⅱ:存疑的智思世界(《纯粹理性的误推》《纯粹理性的背反》《纯粹理性的理想》)
康德的破坏性成就
第8章 先验观念论的意谓
康德的经验性的实在论:显象的本性
物自身的存在
物自身与显象
自我的先验观念性
进入并停留在康德的体系中
第9章 完整的批判体系(《纯粹理性的法规》)
“我应当做什么?”道德法则
“我可以希望什么?”从道德到上帝
理性的统一与目的
《判断力批判》
第10章 《纯批》的反响和影响
《纯批》的直接反响
绝对观念论: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
叔本华
康德与20世纪哲学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关于语言习惯问题: 【第17页】for reasons brought to light by Rousseau, “bring to light” 蒋译为“揭橥”,其实“揭示/揭露”就可以了啊,学术类著作简单明了就好,不必那么古雅。 【第19页】which caused the Enlightenment to falter, "falter"蒋译为“趑趄不前”,...  

评分

p53“数学判断虽然显而易见是必然而先天的,却不是综合的”应为“数学判断是必然而先天的虽然显而易见,但它们是综合的却不那么容易想见”("That mathematical judgements are necessary and a priori is obvious, but that they are synthetic is not.");“康德的这个主张...

评分

关于语言习惯问题: 【第17页】for reasons brought to light by Rousseau, “bring to light” 蒋译为“揭橥”,其实“揭示/揭露”就可以了啊,学术类著作简单明了就好,不必那么古雅。 【第19页】which caused the Enlightenment to falter, "falter"蒋译为“趑趄不前”,...  

评分

关于语言习惯问题: 【第17页】for reasons brought to light by Rousseau, “bring to light” 蒋译为“揭橥”,其实“揭示/揭露”就可以了啊,学术类著作简单明了就好,不必那么古雅。 【第19页】which caused the Enlightenment to falter, "falter"蒋译为“趑趄不前”,...  

评分

关于语言习惯问题: 【第17页】for reasons brought to light by Rousseau, “bring to light” 蒋译为“揭橥”,其实“揭示/揭露”就可以了啊,学术类著作简单明了就好,不必那么古雅。 【第19页】which caused the Enlightenment to falter, "falter"蒋译为“趑趄不前”,...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还是有些瑕疵。。。

评分

就提一点,先验演绎 那一块讲的巨模糊,想象力先验综合那个地方最麻烦的结果一笔带过了,而且还把Deiter Henrich和Strawson两个不同的主张简单的并置也没说明。Allison原书(Gardner主要参考的解读)就对先验想象力和范畴与直观的关系直接做了详细说明。Gardner是把这个问题压到了 先验图型法 ,但缺乏解释变得很难懂。。。

评分

四分半。忠实、清晰、全面的解读,比邓晓芒的讲演录深入一点,比阿利森则又浅一点。翻译有点生硬,可对照英文原著。

评分

四分半。忠实、清晰、全面的解读,比邓晓芒的讲演录深入一点,比阿利森则又浅一点。翻译有点生硬,可对照英文原著。

评分

p53“数学判断虽然显而易见是必然而先天的,却不是综合的”,应为“数学判断是必然而先天的虽然显而易见,但它们是综合的却不那么容易想见”("That mathematical judgements are necessary and a priori is obvious, but that they are synthetic is not.");“康德的这个主张(······)和莱布尼茨的数学判断凭借矛盾律为真的见解相矛盾,因而根据康德的标准,数学判断是分析的”应为“根据康德的标准,康德的这个主张与莱布尼茨的数学判断凭借矛盾律为真的观点因而是分析的观点相矛盾”("This claim of Kant’s (B14-17; Proleg ······(详见评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