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汁

金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作者:杜新豪
出品人:
頁數:212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2
價格:CNY 46.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163422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科技史
  • 農史
  • 曆史
  • 文化史
  • 杜新豪
  • 知識史
  • 肥料史
  • 農業
  • 奇幻
  • 成長
  • 冒險
  • 魔法
  • 少年
  • 秘境
  • 勇氣
  • 友情
  • 命運
  • 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該書研究對象是中國曆史上兩種農學傳統:即以士人為代錶的學術農學傳統與農夫、農婦日常所踐行的實踐農學傳統,該研究藉由肥料技術來分析兩種傳統之間的分野與交匯,重點關注士人的思想與革新實踐以及普通農民的農業勞作各自在中華帝製晚期肥料學史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研究認為農民和士人在帝製晚期肥料史的不同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積肥、製肥與用肥是肥料使用過程中的三個階段,農民的著力點在對肥料的搜集(即積肥)上,雖然他們惜糞如金,但是仍然陷入到技術內捲中,他們的勤勞並沒有帶來所謂的“勤勉革命”,反而陷入危機中,直至施肥勞動獲得的邊際産品接近於零。士人雖然在製肥、用肥的層麵上雖提齣瞭諸多理論與新見,但他們依據的原理的模糊性及其在“實效”上的蒼白無力,加之學者們設計的肥料積製、施用方法在技術上的繁瑣、復雜與經濟上的昂貴與不閤理,所以沒有被農民吸收並應用到肥料實踐中,其發明的新技術隻停留在單純技術發明的層麵,而未能被應用到實踐中引起技術革新,更遑論技術得到普及從而造成肥料技術革命。

著者簡介

杜新豪

中國科學院大學2015屆科學技術史專業博士,指導教師曾雄生。

圖書目錄

目錄
導言 1
一 選題依據與意義 1
二 既往研究評述 4
三 本書的思路及結構 10
四 可能的創新之處 12
五 相關概念及其界定 14
六 本書所用之資料 17
第一章:宋代以降農業發展中的肥料問題 19
一 多熟製與肥料需求的增加 20
二 經濟作物的規模種植與地力損耗 22
三 施肥的社會因素 26
四 區田與肥料 28
第二章 氣論與醫道:宋代以降農學傢對施肥理論的闡述 32
一 為何施肥 33
二 以何物施肥及如何施肥 34
三 糞氣如何運行 38
四 士人施肥理論的意義及其缺陷 39
第三章 惜糞如金:農人對肥料的珍視與搜集 43
一 罱河泥:宋代以降日常技術之場景 45
二 拾糞:從部分參與到全傢動員 48
三 滲入日常:從生産到生活的肥料積攢 51
四 金汁業:從城鎮到鄉村的肥料流動 54
五 勤勉革命抑或生存壓力? 57
第四章 糞之器:肥料技術各環節中使用的農具 60
一 肥料搜集的工具 61
二 肥料運輸的器具 64
三 施肥的工具 67
四 傳統淤蔭工具的特點及其沒有得到發展的原因 69
第五章 製肥技術中的“農業煉丹術” 72
——以徐光啓著述中記載的“糞丹”為中心 72
一 晚明文獻中的“糞丹” 73
二 “糞藥說”、煉丹術與古農法:“糞丹”思想的理論來源 75
三 糞丹齣現的社會背景 78
四 糞丹的失敗及其原因 81
第六章 士人與肥料知識的傳播 84
——以江南與華北農業區的技術流動為中心 84
一 江南肥料技術嚮華北傳播之原因 85
二 江南肥料技術嚮華北流動、傳播之過程 87
三 肥料技術傳播的效果及影響肥料技術傳播的因素 91
四 肥料技術的傳播中的士人與農民 96
第七章 施肥技術的發展與製約——以江南地區為中心 99
一 “接力”:江南施肥實踐中的追肥技術 100
二 新型肥料的齣現及其使用範圍的擴大——以豆餅、石灰為例 105
三 施肥技術中的土宜、時宜與物宜 109
四 施肥實踐中關於肥效的認識 112
五 宋代以降農業中的真實施肥技術 114
結 語 116
附錄1:明代農書中所載主要作物之施肥方法 121
附錄2:中國古代肥料史年錶* 127
參考文獻 134
後 記 14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雷聲大雨點小

评分

讀完容易對有機圈內倡導的種養結閤方式大規模推行的的可能性産生質疑。古人無所不用其極搜集使用肥料也恰恰說明其長期短缺的狀況。和農場場長討論堆肥,他的意見是僅就肥田而言,豆餅菜籽餅更好;目前大部分的堆肥也許隻是環保人士的自我安慰。書中整理史料記載的中藥包衣種子,五行相剋施肥大法很有意思,不能給玄學農法的人看瞭去,以免為禍天下。

评分

本應該寫得更有趣

评分

引領我進入新坑!(ノ_・。)

评分

意外地好看!這方麵已經有很多研究成果瞭,反而難有新意,作者沒有沿用過去按政治史朝代分期的老做法(這樣做真是挺偷懶的),有一套整體的技術史觀來進行分期,史料發掘也更豐富多樣,先寫到這裏等我迴頭補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