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兴衰

帝国的兴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任军锋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2-1
价格:0
装帧:
isbn号码:978710805984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修昔底德
  • 政治学
  • 历史
  • 任军锋
  • 政治思想史
  • 古希腊
  • 政治哲学
  • 社会学
  • 历史
  • 帝国
  • 兴衰
  • 政治
  • 军事
  • 权力
  • 文明
  • 王朝
  • 战争
  • 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正在迈入“大政治时代”,大政治时代需要“政治的”智识和思维。政治的核心动力是权力,它涉及统治与被治、权威与服从;政治的目标在于一国之内树立秩序,国际之间缔造和平。修昔底德“政治史”与柏拉图“政治哲学”双峰并立,高山仰止;修昔底德与希罗多德精神上一脉相承,希罗多德笔下的波斯帝国与修昔底德笔下的雅典帝国有着深切的思想关联。雅典帝国盛极而衰,将成败之理、兴衰之道演绎得淋漓尽致,它给21世纪的中国人留下了怎样的教诲和启迪?从希罗多德的“故事流”到修昔底德的“悲剧诗”,就让我们跟随《帝国的兴衰》作者饱蘸激情的文笔,洞察帝国元气的兴衰继替,人类生命的生死轮回,感受历史深处理性之力的阳刚与命运之歌的悲凉。

过去取得这个帝国可能是错误的,但是现在放弃这个帝国一定是危险的。——伯里克利

我们将成为整个希腊世界的主人翁。——亚西比德

导致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修昔底德

作者简介

任军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2001),哈佛大学中美富布赖特(Fulbright)研究学者(2009-2010),牛津大学"太古"(JohnSwire&Sons)高级访问学者(2003-2004)。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美国政治、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开设课程:西学经典:论美国的民主、西学经典:战争志、美国宪政经典、西方政治史等;主要著作:《民德与民治》、《超越左与右》、《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主要译著:《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政治科学要义》、《寡头统治铁律》、《半主权的人民》等;主编:《共和主义:古典与现代》。

目录信息

目 录
缘 起:
一、传世经典,如何阅读?
1、由“内”而“外”
2、以“点”带“面”
3、文本配合想象
二、希罗多德的“故事流”
1、“历史之父“的“历史”
2、帝国的困局:对外扩张与政体选择
3、天神与凡人:理性之力的阳刚与命运之歌的悲凉
4、生-死、兴-灭两茫茫
三、战争记忆与雅典帝国主义
1、城邦的世界:和谐的田园?抑或血腥的战场?
2、雅典:从委曲求全到扬眉吐气
3、雅典作为“希腊的救星”:新帝国的战争记忆
4、贫穷而得享自由,奢侈而遭受奴役
四、雅典帝国与雅典民主
1、地米斯托克利与雅典帝国
2、雅典:民主之术与僭主之术
3、祖国负我,我岂负祖国?
五、修昔底德的“悲剧诗”
1、悲剧诗人修昔底德
2、“修昔底德陷阱”:战争与和平的悖谬
3、“背面战场”:作为政治理论家的修昔底德
4、修昔底德:通往柏拉图
六、古典希腊“双城记”:两个同盟、两种制度
1、希波战争:雅典帝国事业的动力与羁绊
2、提洛同盟 vs. 伯罗奔尼撒同盟:两个联盟及其遗产
3、平民政体vs. 寡头政体:两种制度及其意义
4、雅典帝国:修昔底德的“悲剧英雄”
七、帝国转型与时代人物:尼西阿斯与克里昂
1、雅典政制:从“城邦共和制”到“帝国民主制”
2、民主帝国的“传统”与“现代”:尼西阿斯与克里昂
3、政治人物,该如何评价?
八、民主帝国与政治人物:亚西比德的“叛国”与“爱国”
1、赫尔密石像案:一项被做实的莫须有罪名
2、雅典帝国路线图:从伯里克利到亚西比德
3、雅典人的“不仁”与亚西比德的“不义”
九、雅典帝国兴衰启示录
1、战时雅典帝国财政
2、内忧与外患
3、民主与帝国
4、历史的“势”与“命”
十、修昔底德:阅读指津
附 录 I:年 表
附 录 II:“立法诗”与“悲剧诗”:霍布斯与修昔底德对观
1、英译修昔底德《战记》:学术志业与帝国事业
2、《狴希莫》:修昔底德式的“背面战场”
3、修昔底德与霍布斯:政治史与政治科学
4、修昔底德式的“悲剧诗”与霍布斯式的“立法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战争志讲义

评分

战争志讲义

评分

《克劳备忘录》与英德对抗

评分

《克劳备忘录》与英德对抗

评分

“正是命运之力的强大,方显人类理性之力的阳刚,而这正是希腊悲剧的母题” 在经过任老师一学期「西方政治史」课程的洗礼后,顿感任老师做学问是有个大致脉络可寻的,那便是“克里斯玛”对于规律性的、甚至是命运性的官僚体系、政治集团的运动型治理。这本书如同老师的上课风格一般,清新如诗,文末修昔底德与霍布斯的对观更显任老师的政治关怀与功力。看到评论有人说书中对伯里克利和庇西特拉图的描写好似作者一种政治上的投名状,我之拙见认为不然:正如第一句话所言,任老师总体上将一个个完整的政治史定义为“悲剧”,象征着其自我运转摆脱不了规律性的不良结果;而对“人类理性”的定义任老师用个别优秀的政治家进行诠释,而其深层内涵折射出的更是一种人类孜孜以求摆脱命运舒服的人性智慧,我想这正是在政治史与政治哲学中来回穿梭的真正乐趣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