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十高龄后对双亲及师友等的回忆文字,情致款款,令人慨叹。读者不仅由此得见钱穆一生的求学、著述与为人,亦能略窥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术概貌之一斑。有心的读者更能从此书感受到20世纪“国家社会家庭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一切之变”。与钱穆同时的胡适、汤用彤、顾颉刚、陈寅恪等现代著名学人,许多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此书亦多有展现。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 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 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 年起定居台湾。
“苟入党,则成一党人,尊党魁,述党章,国人认余为一党服务,效力有限,余不入党,则为中国人尊一中国当代大贤,宏扬中国民族精神,一公一私,感动自别。” 摘抄此书原话一段。当时有人力劝钱穆入国民党,钱穆如此回复。就凭这句话,此书必读。
评分写信请朋友推荐几册书,大约一年后,朋友在回信中提及:钱穆的书值得一读。尤其是其中比较闲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适合你这样的散人看。 于是便买了。这月十七日下单,二十日上午签收。当时正在读《先秦文化史讲义》,无暇它顾,就搁置在书桌一侧。午时用完餐,坐...
评分 评分 评分钱宾四撰,以浅易文言文写成的一本散文集,难得!大旨在于回忆双亲和师友,笔法简练而不失款款情致。此书回忆幼年家庭生活和少年求学之部分尤值得一读。从宾四先生回忆家庭生活的点滴中,我们可以窥见钱氏家族何以出了钱穆、钱伟长叔侄两位大师。此外作者读书求学的经历也给人...
四年前读《史纲》时,即感到钱先生治史的温情,此后又读《历代政治得失》,方觉察近代以前历史的不同面向。在读本书时,有意去关切这两个时间节点,但钱先生倾注全书的款款情深,吸引我抛弃捕风捉影的阅读,以一个特殊的视角,沉浸到近百年的历史洪流中。读此书,确能凭钱先生所忆而认识时代之一面,而在此之外,钱先生浸透一生的对文化的敬意,亦让我倍感钦佩。最喜欢文中“求能虚此心,心虚始能静”一句,已引为座右铭之一。
评分八十八的高龄,回忆里有太多的好友离去。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迫与亲友分隔两岸难以再见。种种情愫,娓娓道来,读起来竟也不觉得伤感。
评分终于出新版了!
评分彼时时局动荡,但国人潜心学习研究以图国强。今时国泰民安但人多抱怨,不思己过,以利为重。读后深思愿更精进。
评分“仅有理想不顾经验,此属空想。但只仗经验,不追求理想,到底亦仅是一习惯,将无意义可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