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世界现代建筑的一次全面审视,是国际著名建筑师、建筑史家及评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成名作,1980年问世以来即获极高赞誉,被称为现代建筑发展史的经典之作,多次再版。2004年,三联书店曾出版该书第三版中译本,深受读者欢迎,亦多次重印。在此第四版中,作者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以全球化时代为背景增补一章,从地形、形态、可持续性、物质性、人居及公共形式等六个方面分析世界建筑在近三十年来的变化。
本书资料翔实,涵盖了自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主要的建筑思潮及流派、建筑师及代表作;丰富而精致的图片,令本书的阅读更加直观;客观而精到的论述,使现代建筑发展中纷繁复杂的线索变得清晰可循,建筑及建筑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建筑与音乐、绘画、哲学的内在联系也更可感知。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1930年生,建筑师、建筑史家及评论家,曾作为一名建筑师在伦敦AA(建筑协会)建筑学院接受培训,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研究生院威尔讲席教授。他曾任教于本学科内许多一流的院校,其中包括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苏黎世ETH学院,阿姆斯特丹伯拉杰学院(Berlage Institute),洛桑EPFL及维吉尼亚大学。他写有大量关于现当代建筑的论著,并从1986-1990年担任由密斯・凡・德・罗基金会赞助的位于巴塞罗那的EEC欧洲建筑奖评委会主席。
从头翻到尾,原来这是一本建筑史。 我承认,我的“原来”是带着失望的意思,本来是冲着“批判”买的,可到底怎么“批判”了,我觉得写的比较无力。记得出版的时候掀起了一股流行,你要是没翻过这书,你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一个比较崇拜的师兄也非常推崇这本书。但是我觉得...
评分缺点 1.过于自我,Frampton在著作过程中,加入过多私人情感和判断方式。其中一些分类项也不是绝对权威。比如奥古斯特.佩雷:古典理性主义的演变。仿重实体框架就代表古典主义倾向么?那么他对于结构理性主义的追寻和钢筋混泥土以及轻质烧结料的运用是什么?非要归其于古...
评分和很多本科生一样,我读这本书也经历了好多年,从大三的初学建筑史,到现在的大五。每次都是因为前三章无数未知的人名以及晦涩难懂的语言而暂且搁浅。这几天一口气读了下来,其实发现本书从第二篇开始就渐渐好了起来,没那么难懂了,甚至还有些酣畅淋漓。 我读这本书的几天一直...
评分读起来很艰涩,一来我觉得可能是很多术语 我有待熟悉,才能顺畅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奥义,但是回想起张爱玲翻译爱默生的一篇散文《生活》时,把其中的Universal mind翻译为天眼,读完文章回味这个翻译,真是意犹未尽,传神之至。书中提到的问题在其他书籍中提到,也没有感觉到...
评分这是我给很多向我索要书单的同学推荐的第一本书。弗兰姆普顿汇聚宏大历史材料的能力掩盖了他借由历史来表述思想的初衷,所以在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自己也陷入了庞杂的历史事件之中——不仅建筑的,还有文学的、经济的、技术的甚至是政治的。而在精读了四遍(不包括专题...
翻译太差,读起来真是蛋疼,我这种英语半桶水能把原著读下来,却无法读完这本… 整体语言很硬,上句无法衔接下句,这大概是便秘感的来源。
评分还是什么玩意
评分这是真的教材吧,内容贼丰富,术语一大堆,作为门外汉粗翻了一遍十分头大(不过看完还是有点基本思路的。分就不打了,不配233接下来还是打算再看一些柯布、赖特、高迪个人的建筑和理念【是我漏看了还是怎样,为什么觉得这本没带苏联那些现代主义建筑玩……连张图都没看到,失望惹_(:з」∠)_
评分一般
评分翻译神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