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浩荡两千年》十周年典藏版,也是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收官之作。中国的工商文明为什么早慧而晚熟?中国的商人在社会进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政商关系为何如此僵硬而对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建成?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前两部作品的研究主题,再次探寻国家与资本、政策与商人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集权制度下,权力与商业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更重要的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以上问题有的已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收到何老师转吴先生新著或近两月,通略细摘竖读横览亦有数次。或许是退入中年,心绪混沌,不复少年时纵千年情。早记此后书之债,无奈迟迟未竟,实有些左右为难的心猿。话语是最大的欺骗之一,文字也往往成表意错误的途径。但愿“论史商文”之感,为意马偏而不远。 顺便说下编辑...
评分读完《浩荡两千年》,其实最想写一写的是商人阶层在中国两千年历史当的沉浮。然,叹息之余,却发现无法落笔成文。遂弃该主题,转而讨论社会制度,关于这个问题,从吴晓波老师的书中,颇感到获益匪浅。 匆匆读完整本书两遍,只得出写粗浅看法。思想的升华,需要时间的沉淀。 ...
评分【http://blog.sina.com.cn/leiwon】这本书的主题虽然是企业史,事实上牵扯的问题很大,两千年来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在作者的笔下均有提及。书中具有总结性质的一句话是:“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国的这一部企业史,...
评分从大败局到激荡三十年,看到的是一个外围框架给予了吴晓波新闻案例集的内在逻辑——给予这个词也许不合适,更为合理的说法兴许是,吴晓波聪明地为他一系列企业案例作品找到了一个提升点。其中《激荡三十年》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个外围而有了旋律,《大败局》因为是中国企...
评分让人荡气回肠的又从新审视了一遍历史,其中关于管仲的描写是在是到位,这位喜欢雕蛋的奢华宰相,果然带领着齐小白走向了富国强国之路,但是商人永远是利益驱动,最后还是败给了野蛮的武力,虽然秦朝的一统天下,让纷争的战国时代从此只能在史书中慢慢去回味了,但是其中我们经...
从企业发展经济看2000年历史,别具一格。历代经济制度改革配套食用。
评分和《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有不少重复,不过更具体详细。 浩浩汤汤两千年,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中间又经历了哪些变法创新,最后演变成闭关锁国的清朝。
评分这讲的是历史吗。。。
评分读完此书,脑中一直盘旋着作者提出的问题,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帝国该如何找到与之相配套的、有持续效率的经济治理制度。也许应该是这样的答案:强敌环伺之乱世,欲富国强兵,需择商君之法。四夷宾服之盛世,求国泰民安,应取黄老之道。治国无万世不易之常法,顺时宜势之变,或为正途。
评分最近读得比较认真的一本书,阐述政商关系的历史难免要借古讽今,看多了,道理都懂,也有很切身的体会,但是怎么办呢?乱世思弘羊,不知道今天会倒退多少,反正我身边挣到大钱的,基本上都想方设法不同程度地跟厉害国拜拜了,毕竟全球化的今天,在没有安全感的毒菜社会,商人可以用脚投票。看了这书,结合当下的情况,我更觉得悲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体制必须随之改革,否则还是一治一乱的轮回,好多东西变化不大,为了辛苦打字不被删,言至于此。愿天佑中华,顺便佑我,阿门阿弥陀佛安拉胡阿克巴无量天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