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记载1978-1992年间的企业变革。
《激荡三十年》的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作品,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吴晓波,单向街图书馆创办人之一,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1968年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等。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
社会发展的细节 ——《激荡三十年》书评 我身边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因此,我们经常被称作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通过无数声嘶力竭的口号,大家被告知自己是生活在一种有特色的体制下,这种体制的妙处在于前面的定语。为了不让多年来的宣传...
评分《激荡三十年》(吴晓波著)--70后的成长环境史 (转自:http://lizhijun.com/showpost.asp?postno=304) 《激荡三十年》的副标题是“中国企业1978-2008”。购买这两本书(上下册)是在去年的时候了,后来适逢俗务繁杂,只在飞行旅途中偶尔读过一些片段,这一晃竟然一直到上...
评分单位办了个“阅读人生”的读书活动,说是读一本经典,品一段人生。手头正翻着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换本更切题的,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出版不过两、三年的畅销书,能不能称之为经典不由我说了算,也不由封底一串当下正红的推荐专家说了算。不过...
评分我身边有很多吴晓波的爱好者,快乐两点算一个,他对吴晓波的《大败局》推崇备至。张栋伟大概也算一个,《激荡三十年》刚一上市,他就买了两本,一本自己看,一本送给刘韧。至于刘韧,更不用说,他是吴晓波的朋友,一起组建了蓝狮子。刘韧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也很欣慰吴晓波在...
评分从血脉贲张中渐渐的冷静下来,菏尔蒙的作用慢慢退去,我疲倦的合上了这本书.好象张国荣的老歌<烈火灯蛾>里唱的 "天渐光 朦胧晨曦室内闯 柔扬情歌轻轻耳边放 凝望你 在化妆 回复冷漠旧模样" 如果从简单的叙事来说,其热烈又不失冷静的风格,华丽而不失理性的分析,...
读到牟其中曾设想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宽50公里,深2000米的通道,以便把海洋气流引入西北,给西北带来降水...我不禁拜倒在这改天换地的伟大想象力之下!!
评分一本增加我这种屌丝视野的书!!!!
评分上半部分相对更陌生一些,也帮助了解了不少那个时代的整体进程。回头去看时,许多思想与理念看似稀松平常,然而,未曾置身那个时代,应该是无法体验到那种破冰的艰辛的。真正能获取财富的,往往是那些无视规则,游走于未知领域与剃刀边缘的人群。许多故事,读来容易叫人热血沸腾,然后产生若置身其中亦可分一杯羹的感觉,其实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是错觉。
评分貌似kindle大大降低了读渣书的成本orz,这货明明就一网易专题的水平啊,叙事套路差不多就是“某某撞上了机遇,发了!”
评分今年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一本书吧 看完之后对失败这件事释怀了很多 人这一生 受到时代和政策的影响太大太大 个人意志和时代趋势如果没有达到统一 很容易就会遇到大的挫折和失败 大多数都不是败了 是没想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