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记载1978-1992年间的企业变革。
《激荡三十年》的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作品,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吴晓波,单向街图书馆创办人之一,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1968年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等。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
单位办了个“阅读人生”的读书活动,说是读一本经典,品一段人生。手头正翻着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换本更切题的,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出版不过两、三年的畅销书,能不能称之为经典不由我说了算,也不由封底一串当下正红的推荐专家说了算。不过...
评分《激荡三十年》(上、下)是中国最著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以中国公司为主题、对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中国崛起这三十年中国经济的系统化的历史沿革描述。作者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高材生,其文笔锋利、语句精炼,提炼史实准确,思想脉络清晰,讨论学术时用语规范在我这新闻...
评分太史公之后,如此书货殖列传者,鲜矣。 “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以这样磅礴的气象开篇,吴晓波将近三十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一个个人物的故事,一年一年展...
评分吴晓波是个理想主义者,至少在写作《激荡三十年》的时候,他处于理想主义的状态。他被自己感动着,那时,他是一个历史的记录者,而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做这事儿很值,很神圣,他不用别人认可,他在认可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这样一件事,做下去,你的人生...
评分三星是为了收集素材的苦劳吧,没有思想没有逻辑,像咱们轰轰烈烈的大片电影而已
评分和大败局比起来,这书太流水账了。
评分今天加班的间隙读完上冊。虽然没有深刻的思想识见,但确实料足,八卦多,故事好看。这三十年思想史的背景之一,即如此书所叙。
评分原来我所身处的时代是如此惊心动魄的时代
评分编年史的问题在于难以梳理隐藏在更大时间线里的事件脉络,但依然遮掩不住历史的精彩。改革初始的那些草莽英雄,让人想起隋末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的风云际会。只是身在局中之时,难免不知谁人是秦王,谁人是密公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