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一共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代表性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
尼尔·麦格雷戈,英国艺术史学者,2002年至2015年任大英博物馆馆长。
1946年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在牛津大学研修德文与法文,后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之后在爱丁堡大学修习法律,1972年取得苏格兰律师执照。1973年在英国首屈一指的艺术史学院考陶德艺术学院研修艺术史。
1975年至1981年,在英国雷丁大学教授艺术与建筑史。1981年至1987年,主编英语世界历史悠久的美术及装饰艺术期刊《柏林顿杂志》。1987年至2002年,主持英国国家美术馆。2010年,获英国女王颁赠功绩勋章。
主要作品有《目睹拯救:艺术作品中的基督形象》《大师之作的诞生》《英国绘画》《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等。
也许是我的浅陋,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一部以器物为主角的世界史。说句暴露我水平低下的话,此前我一直以为世界史最好的就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那一套书视野宏大,角度客观,我看了很多遍。 大英博物馆馆藏珍品无数,若从中选多当然易如反掌,然而从中只选取...
评分最近,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正在热播。我很应景地读了一部“世界宝藏”——《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该书由馆长尼尔·麦格雷戈执笔,依着世界历史的脉络精选一百件珍贵馆藏,分为二十个部分,通过文物们的“前世传奇”一瞥人类历史的究竟。 我最初对博物馆的理解非常狭隘,...
评分 评分我总是被“全球通史”“世界简史”这样的名字吓到,觉得要用短短一部书讲完全人类的历史,这该是多大的工程啊!同时,我又有种贪便宜走捷径的心理,光读一部书就了解人类的历史,多划算啊!这样的书想必是提纲挈领重点突出的。——虽然我常常鄙视“一生不可不读的十本世界名著...
评分1. 埃及木乃伊 2. 澳杜瓦伊磨石器 3. 澳杜瓦伊手斧 4. 法国木雕 5. 美国箭头 6. 巴布亚新几内亚杵棒 7. 以色列石雕 8. 埃及泥塑 9. 玛雅石雕 10. 日本陶罐 11. 埃及符号 12. 伊拉克马赛克 13. 印度徽章 14. 英格...
四星半。从一件件文物讲背后的历史段落,简直是最佳的普及读物写法。敬佩这位作者、这位馆长的眼光和职业精神。就英国本位主义倾向比较明显。。。另外,要是每件文物都写一下从出土地来到大英的背景故事岂不是更好?每周抽一天去图书馆看俩小时,每次看二十个故事,五周刷完
评分如果这样的书都不值五星…你不值得了解这个世界…
评分不要真指望通过这100件文物学会世界史,相反,需要对世界史有个概念,才能看懂这100件文物。
评分在博物馆感受世界,这种冲击最大的还是大英博物馆。这种世界性中国的博物馆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评分#2019阅读书单#第31本,《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500k,世界史最大的意义是逃离狭隘,能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世界。不是通过100件文物看世界史,而应该熟悉世界史回过头来看文物。 真实的历史是芦苇笔比刀剑更强,尼罗河其实绝大多数流经苏丹,复活节岛巨型雕像后背上记录着心酸的历史,中国风代表的青花瓷来源于伊朗。 最大的启发是对英国这个国家的认识,积极扩张向各种文化学习,一个小故事可见一斑,上个世纪20年代,为了向纸币的先驱致敬——中国最早用桑叶做的纸币,英格兰银行曾种下一片桑树,这种仪式感会传承久远,这个国家会持续强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