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在历史何处

我身在历史何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南斯拉夫]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出品人:浦睿文化
页数:406
译者:苑桂冠
出版时间:2017-11
价格:CNY 6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611738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记
  •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 历史
  • 回忆录
  • 前南斯拉夫
  • 电影
  • 库斯图里卡
  • 随笔
  • 历史
  • 自我认知
  • 时间
  • 身份
  • 记忆
  • 哲学
  • 人文
  • 反思
  • 存在
  • 旅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两获金棕榈奖的前南斯拉夫电影导演、演员、音乐人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1954年出生于萨拉热窝,是世界上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之一,他的人生正如他的电影:激烈、丰富、不羁,音乐无处不在。在这部回忆录中,他将个人经历与南斯拉夫——这个消失的国度、昔日的祖国——的历史交织在一起。从上世纪50年代他还是个住在萨拉热窝的塞尔维亚小孩开始讲起,回望摧毁祖国的那场战争,中间穿插了自己在电影创作中取得的成就、与约翰尼·德普的友谊以及对费里尼的仰慕之情……带着电影中同样的真诚与诗意,库斯图里卡向我们讲述了一切。

作者简介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前南斯拉夫电影导演、演员、音乐人。1954年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1971年开始在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学习电影。1993年开始在纽约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电影学教授。他导演的电影《爸爸出差时》和《地下》,两度获戛纳电影节 金棕榈奖。库斯图里卡先后在美国和法国生活了14年后,回到了库斯腾多尔弗——一个他在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的交界处的山上建造的村庄,现在生活于此。

目录信息

开 篇 绝不向遗忘屈服
第一章 土地与泪水
第二章 第一次,未见铁托
第三章 死亡是未经证实的谣言
第四章 上即是下,天即是地
第五章 被中断的电影处女作
第六章 当爱情降临
第七章 麻醉伤痛的捷克人
第八章 谢谢你,费里尼
第九章 逝者是酒精的大敌
第十章 电影都有阴暗面
第十一章 柔梦
第十二章 再见了,心爱的故乡
第十三章 我身在历史何处
第十四章 永别萨拉热窝
第十五章 《地下》记事本
第十六章 戛纳的一场闹剧
第十七章 你属于谁,我的孩子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是翻译也可能是编辑问题: 1.p28. 人们都以为他会对斯大林说和‘不’——“和”字多余。 2.p64、65. 电影《一夜爱情》约定俗成译为《一夜风流》,女主角克劳德特·科尔伯特(Claudette Colbert)约定俗成译为克劳黛·考尔白。 3.p156. 艾尔帕西诺应该与上文保持一...  

评分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盖起了新的屋舍,它们有着红色的房顶以及向宾客敞开的大门。鹳鸟也在这里筑巢。我们感激养育我们的土地,感激温暖我们的太阳,感激这片令我们怀念起家乡绿地的田野。我们还会怀着或悲伤或喜悦的心情回忆我们的祖国吗?当我们向子孙讲述这个故事时,它会像...  

评分

这是一段不可思议的故事,伴随南斯拉夫的解体与波黑战争,从这位著名导演眼中,讲述着一个平凡却与众不同的黑塞哥维那人对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爱情,亲情,甚至是死亡的独特看法。 第一章我哈哈大笑,这是多么有趣的人, 第四章我开始沉思,生活究竟是什么, 第九章我坦然...  

评分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自传,回忆了萨拉热窝的童年,布拉格的求学,与马娅的约会与婚姻,导演之路的的萌芽与收获, 与约翰尼德普的友谊,失去国家远离故土的愁绪等。一直穿插其中的人物是埃米尔父母,一对前南斯拉夫普通知识分子,父亲是日常吐槽铁托开口不离政治的边缘政府人...  

评分

弗洛里安·伊利斯在他那本讲述千头万绪的战前岁月的《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 里面提到,那一年,年轻的铁托曾在维也纳新城的戴姆勒车厂工作,他是该厂的试车司机。工作之余,他常跟工友们一块儿进城去玩,听维也纳遍地都是、不用花钱的路边音乐;他在舞蹈学校学跳舞(他的华...  

用户评价

评分

再一次说明大人物一出生的生命使命和我们凡人是不一样的,他们从来想的不是俗世中困苦,天然的有自己更高级的使命。

评分

首先可读性很强,老库也没搞的太深沉,写的妙趣横生,有料。同时,情感也依然充沛,饱含深意。

评分

我以为我不会再买关于电影人的书了,但他是一个例外。

评分

4.5 读完传记完全就是看完库斯图里塔电影的感觉,从热闹欢腾夸张喜剧式的整个街区都是一家门的气氛,不遗余力自嘲自损的爆棚幽默感,跟随他不知不觉走向苦涩酸楚的家国历史、混合着沸腾的生命力的又魔幻又感人结尾,父亲的离世、母亲反复问到“你属于谁”以及他的电影里经典的那句噬心天问“南斯拉夫灭亡了是什么意思”三者重合交汇于此,而“巴尔干人的喜悦和悲伤通常是掺杂在一起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艺术中没有那么多流派的区分”正是他对自己电影和文字的理智总结;单单写阿玛柯德一段就能成就一部喜剧片太形象了,偶然拾得德普和安哲的重要轶事;有志成为导演的青年们一定要多去电影资料馆啊哪怕只是去运煤

评分

天将降大任于您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