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陈旭麓
出品人:
页数:427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1
价格:6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60136
丛书系列:当代学术
图书标签: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陈旭麓
  • 近代史
  • 中国
  • 社会学
  • 思想史
  • 文化
  • 近代史
  • 社会变迁
  • 中国近代史
  • 新陈代谢
  • 社会转型
  • 历史变革
  • 现代化进程
  • 思想启蒙
  • 社会结构
  • 文化转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研究了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百年中国的急剧变革。

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的这部历史读物,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诗般的语言贯穿全书,遣词典雅,文采焕然,情感自然流露,富有韵律和乐感。新版增加精选《浮想录》摘编,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和探知作者建构新陈代谢史学思想的初衷和基本脉络,以及他对近代中国的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

陈旭麓(1918—1988),湖南湘乡人。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著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史思辨录》《辛亥革命》《浮想录》等,主编《中国近代史丛书》《宋教仁集》等。 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著称。

目录信息

序 冯契
第一章 漫长的封建社会
第二章 东方与西方
第三章 由盛转衰的清王朝
第四章 炮口下的震撼
第五章 天国的悲喜剧
第六章 十二年之后
第七章 近代化的一小步
第八章 城乡社会在演变
第九章 日本冲来了
第十章 变与不变的哲学
第十一章 庚子与辛丑
第十二章 欧风美雨驰而东
第十三章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第十四章 “中等社会”
第十五章 变革中的两大动力
第十六章 民变与革命
第十七章 “揖美追欧,旧帮新造”
第十八章 山重水复
第十九章 新文化运动
第二十章 历史的选择
附录 《浮想录》摘编
后记一
后记二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陈旭麓先生为著名中国史学者,年轻时毕业于大夏大学历史社会学系,解放后长期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著有《辛亥革命》(1955年),参与编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中国近代史词典》等。是书则被普遍视为其代表作,甚至有称之为“中国本土史学的标志性文本”。 陈...  

评分

依然不知道正式的书评应该怎么写,读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依然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是的,看书的过程中时刻能看到高中近现代史书里的文字,总结性质的,判断定论性质的,但是这些结论的得出是那么自然流畅,合情合理。高中历史书是给了一个空荡的骨架,而本书...  

评分

陈先生的文笔如此优美,又处处闪耀着思想的火花。初读起来,这本书既是高水准的学术著作,也是文采飞扬、滋润心田的历史散文。现在才明白茅海建先生的著作读来那样引人入胜,又启迪思想,原来得自他老师陈先生的真传了。 难以想象这是一本1988年完成的著作,时至今日我们还被《...  

评分

书写历史著作,在浩瀚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寻找真相绝非易事,而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思辨能力,不为历史家们的定论所束缚,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的人则寥若晨星。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一部能听到历史学者自己独到见解的历史读物。他的好友冯契这样...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已购。中国近代史论,义和团以及民国孙袁之争、军阀割据部分写得尤其好·~

评分

“失败的本身包含着胜利,胜利的凯歌中也包含着失败。你看,戊戌维新失败了,维新的观念并不能消灭;辛亥革命失败了,民主观念却从此深入人心……”看过几版近代史中,史论水平最高的,虽然观点并不新颖。 人格如果尚且不能独立,思想何来自由?人便很难有坚定的信念和价值观,就更谈不上什么知行合一了。在和平年代,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先从观念入手。

评分

带70多个学生读了一学期

评分

杰作!八十年代近代史领域有这样的著作极为难得,本书并非单纯的近代通史,而可以视为一部思想史,作者对于近代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述与定位极为精准且客观,完全超过了蒋廷黻书,许多观点现在已经变成了学界的常识,甚至还在远在同类著作之上。如对义和团的评价,作者显然做到了同情理解,作者说义和团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其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旧的生产力只能找到中世纪的社会理想、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由救国而误国是一种悲剧云云。作者虽然还有在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但却以一种理性思考祛除了其僵化的一面,非高手不能为之,附录《随想录》摘编更是金句不断,不禁拍手称奇,杨国强、茅海建诸公继承了其师的精髓,风格极像。

评分

对中国近代的很多问题提出新观点,还有很多规律性的解读,成为高考命题的指导也是名符其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