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金瓶梅 扬之水 名物研究 名物 文化史 明代 人文历史 古典文學
发表于2025-05-28
物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作者以学术随笔的形式辨证名物之作,部分文字曾先期刊发于《书城》杂志。一些古籍笺注著作中对于名物的注释,往往存在一些不准确或错误之处,扬之水以此为入口,对涉及到的一些名物进行细致的考订工作,并辅以大量图片为证。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名物研究,著有《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棔柿楼集》(十卷)、《〈读书〉十年》(三册)等。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关于《金瓶梅》服饰的讨论,在这本书里扩展为更加细致全面甚至可以对照文物的研究。西门庆家物相现形,感想只有“太奢侈了靠!”
评分价格虚高,用纸不好,比之前《棔柿楼集》还不如。内容单薄,也的确见出作者匪浅的考证功力和使用各种资料的能力。但是序言写得实在太谄媚,为了讨好扬之水的欢心,竟然可以扭曲《金瓶梅》的重点,说什么情色太俗,物色才高雅;说人情世故繁密深邃,以物见人才简单可靠。还把名物学的研究说成是“有创意的颠覆”,通读下来一些句子都没有写得很顺畅,只是用些富丽堂皇的词汇堆砌,显出本书的格调。简而言之,序言富贵气太重,令人生厌,而这风姿又和正文内容相契颇多。晃眼扫完,只有图片令人记忆深刻,得鱼忘筌乎?未必。
评分2019011:《金瓶梅》名物考,以文本为依托,用虚构的小说来映照现实。以物为物,可见风物习俗、世相百态;以物为眼,可观世味人情、离合悲欢,又可为草蛇灰线,贴合人物性情,暗示人物命运,伏脉于千里之外。头顶重九两的金丝髻、瓦楞帽儿下隐现的金簪子、鞋尖儿上扣绣的鹦鹉摘桃,这些个物件绝非闲笔,而是以此敷演出繁花似锦的热闹、镜花水月的虚无与风流云散的凄凉。声色犬马终将归于幻灭与空无,而这大概就是张爱玲所说的“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
评分好得出乎意料,精彩纷呈。
评分看书粗,不光不求甚解,解不得的直接就忽略过去,书中所得甚少,也就看个热闹。别人一点一点解来,好像新书一般,又好像帐幔揭去,浓雾飘散,细节一一显现,明亮耀眼——一样看书,我倒好像给书蒙尘了似的。书如此,世事也如此,浮光掠影终究得不到什么。
说起来我也算是金瓶梅爱好者了,零零碎碎的书也看了不少,本书列举了金瓶梅中的物事(我以为能延伸地讲一讲,结果也只停留在了介绍文物的层面,不得不说是失望的),看完可以对明朝首饰有个基本了解,但是不够系统,只能随便翻翻,要想提高还是得看系统的明朝服饰/首饰史,然后...
评分 评分最近正好读金瓶梅,看到里面对一件器物,一样穿戴,一处环境的描述,脑子里总是无法自动去还原那个形象,西门庆家的富贵奢华也就无从确切感受。近来发现,我们对一个时代的想象往往多是形而上学,并不从那个时代的器物而来,是当时的人,文学和一种画面渲染出的气象。影视剧里...
评分《金瓶梅》一书描写的明代市井生活距今足足有五百年之久,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十分陌生了。明人的日常生活中吃穿用度、人情百态等,在《金瓶梅》这部书中是得到了极大的真实再现的。然而,因了时空的阻隔,对于理解这部书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其中的名物,虽也有熟悉的,但大...
评分物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