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识》为京城才女扬之水的品香之作,兼论香诗与香事,分“莲花香炉和宝子”、“香合”、“两宋香炉源流”、“印香与印香炉”、“宋人的沉香”、“龙涎真品与龙涎香品”、“琉璃瓶与蔷薇水”七篇,主题集中,考论精练,彩图丰富,香味四溢,令文人小资倾羡。
此书除去末尾后记外,其文字图片皆与《古诗文名物新证》上册中的内容一致,售价不菲(66)。 该书上月在新浪、凤凰网读书频道分别陆续连载,有兴趣可以看,似乎没有买的必要。刚在卓越上架,66折。孔夫子亦有。
评分分类:社科 过去几十年,我都以为香就是寺庙门口的小摊上贩卖的那种“烧起来烟熏火燎”的东西。直到在雪窦寺的香道课上品香,我发现香道老师带来的线香燃烧起来只有一丝雾气、带着清远的梅花幽香。 “香,非火非木非烟。” 老师说,她带来的香料确实有使用梅花,黄山雪里的梅花...
评分《香识》全书我没看过,但看过其中大部分内容。喜欢或者对香道有兴趣的网友,我更推荐看明周嘉胄的《香乘》,明周嘉胄的《香乘》在网上有电子版下载。《香乘》的内容和文字比《香识》更丰富和经典。 如果不喜欢直接看古文的读者可先看《香识》,有兴趣再看《香乘》。《香识》...
评分《香识》全书我没看过,但看过其中大部分内容。喜欢或者对香道有兴趣的网友,我更推荐看明周嘉胄的《香乘》,明周嘉胄的《香乘》在网上有电子版下载。《香乘》的内容和文字比《香识》更丰富和经典。 如果不喜欢直接看古文的读者可先看《香识》,有兴趣再看《香乘》。《香识》...
评分成功的路转粉to扬之水,香识而识香,时光推演,香之变,燃器之变,心倒是没咋变,从单熏茅草到调众香而成的香饼香丸及后来的线香盘香,从博山炉到莲花香炉等及炉瓶三事,均有脉络可言,作者专意名物研究,慢慢梳理呈现,从汉唐的起步到宋的巅峰,香料,配香,燃器,有关的日常...
真好看,从银叶隔火,到北方(先秦)时的雁香炉到南北朝后出现的熏香小鸭,到薰衣时要有水汽混合香气,让衣物的香味长久。。。长知识
评分旧文新编
评分非常喜欢,扬之水真是博学, 古代香事也的确有意思,长见识。
评分有意思,长见识~
评分真好看,从银叶隔火,到北方(先秦)时的雁香炉到南北朝后出现的熏香小鸭,到薰衣时要有水汽混合香气,让衣物的香味长久。。。长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