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识》为京城才女扬之水的品香之作,兼论香诗与香事,分“莲花香炉和宝子”、“香合”、“两宋香炉源流”、“印香与印香炉”、“宋人的沉香”、“龙涎真品与龙涎香品”、“琉璃瓶与蔷薇水”七篇,主题集中,考论精练,彩图丰富,香味四溢,令文人小资倾羡。
连着看了几本谈古之书,古人特别是宋人生活之精致,让人心生羡慕。生活的精致或许有物质的前提,但更多的是文化的积淀和世风的影响。当下我们有物质,但文化的扬清激浊并没有发挥足够的力量,但好在有苗头。然而世风的影响却更让人忡忡。我们讲求速度,讲求结果,不择手段,把...
评分一直以来,香气与美色、佳肴一样,是直接诉诸于感官的好东西。因其美好,便与宗教大有勾连,在中国,儒、道、释皆在仪礼中用香。《尚书》载:“至治馨香,感于神明”,将袅袅香气视为与神明沟通的工具。《维摩诘经》里描绘了众香国里的“香积”佛土,此地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
评分一直以来,香气与美色、佳肴一样,是直接诉诸于感官的好东西。因其美好,便与宗教大有勾连,在中国,儒、道、释皆在仪礼中用香。《尚书》载:“至治馨香,感于神明”,将袅袅香气视为与神明沟通的工具。《维摩诘经》里描绘了众香国里的“香积”佛土,此地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
评分一直以来,香气与美色、佳肴一样,是直接诉诸于感官的好东西。因其美好,便与宗教大有勾连,在中国,儒、道、释皆在仪礼中用香。《尚书》载:“至治馨香,感于神明”,将袅袅香气视为与神明沟通的工具。《维摩诘经》里描绘了众香国里的“香积”佛土,此地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
真好看,从银叶隔火,到北方(先秦)时的雁香炉到南北朝后出现的熏香小鸭,到薰衣时要有水汽混合香气,让衣物的香味长久。。。长知识
评分能就识香成就一本书的,想想看也只有女性。
评分写法最可靠了的,为了写一篇新的参考一下。
评分能就识香成就一本书的,想想看也只有女性。
评分看得多了会觉得文风有点腻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