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由与尊严

超越自由与尊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B.F.斯金纳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方红
出版时间:2018-1-15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252155
丛书系列:人文书托邦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斯金纳
  • 新行为主义
  • 政治哲学
  • 心理
  • 自由
  • 美国
  • @译本
  • 自由
  • 尊严
  • 人性
  • 控制
  • 心理学
  • 社会学
  • 哲学
  • 行为主义
  • 个体
  • 权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超越自由与尊严》是斯金纳在1971年出版的作品,也是20世纪最重要思想的奠基之作。在书中他提出了一种令人震惊的、改变人类行为的新方法。斯金纳坚持认为当今社会中的问题可以通过塑造人类的适当行为而得到更有效的解决,我们传统的关于自由与尊严的观念必须得到彻底修正。他承认自由与尊严在我们反抗许多形式的专制与暴政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也使人们形成了假想的自由与自治,从而阻碍了更为有效的文化实践的发展。斯金纳的论断来源于他所提出的大量的行为实验的结果,斯金纳反对传统的根据心智、感受以及其他心理属性去解释行为的意义,而是支持通过寻找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去寻求行为的意义。他认为,与其推动自由与尊严这样的个人属性,不如将我们的精力直接聚焦于人们生活的物理与社会环境。因此,人类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设计一个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文化与社会环境。

作者简介

B. F.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奠基者,被认为是自弗洛伊德以来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1948年开始任教于哈佛大学,1958年成为哈佛大学埃德加·皮尔斯心理学教授直至1974年退休。

斯金纳提出了“强化原理”“操作性条件作用”等观点,并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斯金纳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章,199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首次颁发的心理学杰出终身贡献奖。

他著述颇丰,出版了21部著作,发表了180多篇文章,其中包括《瓦尔登湖第二》(1948)、《言语行为》(1957)、《超越自由与尊严》(1971)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行为技术
第二章 自由
第三章 尊严
第四章 惩罚
第五章 惩罚以外的方式
第六章 价值
第七章 一种文化的演进
第八章 一种文化的设计
第九章 人是什么
注 释
索 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安.兰德《谁需要哲学》第十三章评价此书。 在《悲惨世界》中,雨果描写一个独立青年的成长历程说:“……他祈求上帝能给他两个富人都不拥有的财富:工作,这将给予他自由;思想,就是给予他尊严。” 我怀疑斯金纳根本没有读过雨果这本小说,更不知道其中的情节,但是斯金纳给他...  

评分

安.兰德《谁需要哲学》第十三章评价此书。 在《悲惨世界》中,雨果描写一个独立青年的成长历程说:“……他祈求上帝能给他两个富人都不拥有的财富:工作,这将给予他自由;思想,就是给予他尊严。” 我怀疑斯金纳根本没有读过雨果这本小说,更不知道其中的情节,但是斯金纳给他...  

评分

安.兰德《谁需要哲学》第十三章评价此书。 在《悲惨世界》中,雨果描写一个独立青年的成长历程说:“……他祈求上帝能给他两个富人都不拥有的财富:工作,这将给予他自由;思想,就是给予他尊严。” 我怀疑斯金纳根本没有读过雨果这本小说,更不知道其中的情节,但是斯金纳给他...  

评分

几千年过去了,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只剩历史意义了,但柏拉图的《理想国》却仍是必读经典。 科技一天天进步,人文思想却依然停留在孔老夫子的年代,是真理万古长青?还是那把打开另一境界的钥匙还未找到? 人文思想这条探寻路上,我们要逻辑还是诗意/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首先。翻译得很不好。另外,行为主义的理论太过傲慢了,所有社科类的理论,如果是傲慢的,就一定要谨慎看待,因为基于这样的理论所进行的社会实验,很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评分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和我的知识面向相离太远了,很多内容几乎是无法消化也难以判断的,斯金纳开篇似乎就辩驳了自由的传统,对自由之定义提出了尖锐的问题—自由是完全反控制性的吗,控制的强化作用完全有害吗,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使得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能够悬置自由的概念,之后斯金纳又通过进入对尊重的探讨,认为尊重是一种处于控制性体系下由正强化鼓励出来的社会行为,进而抽丝剥茧的将控制过程里发生的强化行为进行了中性化处理,完成了对强化理论的道德证成,因此斯金纳的学理认为保持自主人所拥有的自由与尊严,关键在于区分不同控制模式以完成有目的性的强化行为,这一观点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文化设计可算作科学的方法论,继而奠定了行为主义完成文化建构的理论基石。我认为斯金纳的技术哲学虽然貌似仍推崇自主人的目标,可本质却是对利维坦机械论的复兴

评分

首先。翻译得很不好。另外,行为主义的理论太过傲慢了,所有社科类的理论,如果是傲慢的,就一定要谨慎看待,因为基于这样的理论所进行的社会实验,很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评分

斯金纳主要想探清作为控制者和被自己控制者的人,如何实现对自我和社会的控制。人的行为研究是最困难的。看上去自由与控制是对立的,自由与尊严也会呈现相互冲突的特征,但斯金纳认为关键在于我们区分是哪些控制对我们的自由和尊严产生了妨碍。因而需要寻找这些内容,包括对于惩罚的发现,以减少对其的控制达到实施更多强化行为。此外,还需要采取微弱的非厌恶性控制,自主人的自由与尊严才可以同时保存。他对于文化的生存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只要一种文化能促使其成员产生积极生存行为,就是一种存在性的文化,他想推动这种文化的设计和存在,重点在于设计社会控制和反控制的内容。此外,斯金纳提出非常重要一点是:事物之所以有好坏,很可能是因为人类进化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同的生存相倚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相互之间具有强化作用;这是他全书的方法论。

评分

主要讲了一个强化理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