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本雅明 文艺理论 文学理论 德国 哲学 文学批评 文论 文学
发表于2024-11-24
经验与贫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雅明一直以一个自由作家和翻译家的身份维生。他几乎将一生奉献于写作。他写了大量的有关十九世纪的文化、文学论文。本书收编了作者自19 15年所写的《评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两首诗》(《诗人之勇气》《羞涩》),1920年所写的《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1931年创作的《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1933年《经验和勇气》再到1934,《弗兰茨·卡夫卡——纪念卡夫卡逝世十周年》,1938年的《致格尔斯霍姆· 朔勒姆的信》,总计十二篇力作。其中《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白痴)》、《评歌德的(亲合力)》、《贝尔托尔特·布莱希特》等几篇均写得有艺术见解,又有细腻情感的表达。
瓦尔特·木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和哲学家之一。出生于德国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申请大学教职失败后,一直从事文学评论和翻译工作。他的作品在法兰克福学派批评理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纳粹兴起后他离开德国,1940年在法国与西班牙边镜自杀。
天赋型的学者(虽说学者这一词很不适用于本雅明)别致之处在于泥藏于文本中却又处处绽放的诗意。不拘格调的洞彻,始终游离于体制之外的闲散笔调。他评价kafka为了坚持真理的传递,坚持哈迦达因素,他宁愿牺牲真理——这亦是自况。
评分经验对存在的重要在于,它提供了生命感,确定了生命的价值。但讽刺的是,随着经验的膨胀而来的是贫乏。当经验不再给人以“新”的感觉时,人们便期待重新开始,从头再来,渴望新的经验更新内在的单调和贫乏(对卡夫卡犹太教弥赛亚的解读对我便是一种更新)。而一旦陷入单一贫乏的生存感觉,便会产生荒诞感。经验贫乏意味着没有新的感受,新的思考,没有新的创造力,困囿于意识沉闷的深海里感到存在的倦怠和虚空的现身。但此篇篇幅太短,没能看出本雅明的忠告,只由贫乏联想到齐奥朗的“生命在疯狂中创生,在倦闷中解体”(也许相似)。现在的疑问是,假如没有贫乏、倦闷,生命可能一直处于灼热与存在状态吗?如果卡夫卡城堡中那个山脚下的村子如同犹太法典中圣徒传奇的村子,那饱受恐惧与战栗侵扰的K的出路是否是懂得法典中身体为灵魂设宴的含义。
评分几乎是个我完全不认识的本雅明。纵然译者是直系老师也觉得翻译的虽然信,但欠点灵气,本雅明那种神奇的指哪打哪的魔力变成了一门笨重的大炮,被判断句的框架框死了。另外就是早期作品真是不好看,正规学院派路数论文不好看,这本集子教育我们即使天才如本雅明也是可以炼成的,1930作为分界线。
评分8
评分谁要是盲目的选择,祭品的腾腾热气就会迷糊了他的双眼。────克洛普施托克
[本文原為研討會論文〈戰爭、技術媒體與傳統經驗的破滅:論魯迅小說中的「暴力」與「破壞」〉的第一節,論文全文已刊於薛毅、孫曉忠主編的研討會論文集《魯迅與竹內好》(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 正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言:「心神渙散者也能養成習慣。」...
评分在《城徽》中,卡夫卡翻转了《圣经》对修建巴比伦塔的记叙:《圣经》中,人们修建巴比伦塔带着通往天国的紧迫与坚定;而在卡夫卡笔下,人们对巴比伦塔的修建则永远处在无限的延宕之中,“仿佛眼前还有几百年的时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延宕同时又与一种坚定的进步理念相联...
评分[本文原為研討會論文〈戰爭、技術媒體與傳統經驗的破滅:論魯迅小說中的「暴力」與「破壞」〉的第一節,論文全文已刊於薛毅、孫曉忠主編的研討會論文集《魯迅與竹內好》(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 正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言:「心神渙散者也能養成習慣。」...
评分在《城徽》中,卡夫卡翻转了《圣经》对修建巴比伦塔的记叙:《圣经》中,人们修建巴比伦塔带着通往天国的紧迫与坚定;而在卡夫卡笔下,人们对巴比伦塔的修建则永远处在无限的延宕之中,“仿佛眼前还有几百年的时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延宕同时又与一种坚定的进步理念相联...
评分[本文原為研討會論文〈戰爭、技術媒體與傳統經驗的破滅:論魯迅小說中的「暴力」與「破壞」〉的第一節,論文全文已刊於薛毅、孫曉忠主編的研討會論文集《魯迅與竹內好》(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 正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言:「心神渙散者也能養成習慣。」...
经验与贫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