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荣格对道家经典《太乙金华宗旨》的长篇评述,为东西方思想深度碰撞的经典著作。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将《太乙金华宗旨》译成德文,荣格读后大为赞叹,声称此书帮他解决了研究集体无意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如荣格所说,中国用朴素的语言揭示出深刻的真理,带来了金花的优雅芬芳,使西方人对于生命和道有了新的感受。
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德国著名汉学家,1873年10月10日出生于斯图加特。卫礼贤翻译出版了《老子》、《庄子》和《列子》等道家著作,还著有《实用中国常识》、《老子与道教》、《中国的精神》、《中国文化史》、《东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变迁》、《中国哲学》等等,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学西播”的一位功臣。
荣格(Carl Gustav Jung)。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的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无意识心理学》、《心理学型态》、《集体无意识原型》、《心理学与文学》等。提出“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泛性论倾向的纠正。他对中国道教《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易经》,及佛教《西藏度亡经》、禅宗皆深入研究,也对西方炼金术着迷。他在《太乙金华宗旨》及西方炼金术中找到与他个性化观念相同之处:调和有意识的自我与无意识的心性。
看过这本书的很多欧洲读者可能会明显感到书中有些说法与基督教义相似。而另一方面,一些在欧洲通常被视作教会措辞的耳熟能详的语汇,由于他们所适用的心理情境不同,在该书中也有了不同的解释。下面是我们随机选取的一些尤其其明显的直觉和概念的表达: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
评分44个笔记 ◆ 纪念卫礼贤 同步性原理 >> 几年以前,当时的英国人类学学会主席问我,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个精神层次如此之高的民族却没能发展出科学。我回答说,这一定是一种视错觉,因为中国的确有一种“科学”,其“标准著作”就是《易经》,不过和中国的许多其他东西一样...
评分对西人来说,金花的秘密一书的重点自然是荣格的评述,毕竟直接理解道家丹道是要有相关文化背景的。然而,荣格的评述与太乙金华宗旨的本意是有巨大差别的,甚至慧真子的注释以及卫礼贤的解释实际上也与太乙金华宗旨原意有出入(至于这些出入,有多少是出于对文本的误读,有多少...
评分这本书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一直对道教充满好奇,虽然已经屯好了道德经,但迟迟没有打开。而《太乙金花宗旨》也许比道德经还要更接近道教在具体做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中国道教瑜伽的经典,还是一本炼金术的秘籍。可以满足我对道教的一些好奇。 更关键的是《太乙金华宗旨》对荣格...
评分这本书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一直对道教充满好奇,虽然已经屯好了道德经,但迟迟没有打开。而《太乙金花宗旨》也许比道德经还要更接近道教在具体做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中国道教瑜伽的经典,还是一本炼金术的秘籍。可以满足我对道教的一些好奇。 更关键的是《太乙金华宗旨》对荣格...
更喜欢邓小松的翻译版本,这个版本心理学方面不如邓。
评分荣格用「同步性」(synchronistisches)作为基点来取代以「因果性」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原理。同时,在荣格看来,生命的至高境界应该是物我不分,混沌幽暗,「融融郁郁,似炉中之火种」。西方思维在于用理性背离了集体无意识,这种二分的加剧只会使得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越来越少。而唯有拥有原始比喻的象征性符号才能通向对集体无意识的感知,这种符号便是「金花」(金华)。用《太乙金华宗旨》的话说,重返集体无意识的路径便是回归「天心」。荣格的学说本质上是一种世俗的灵知主义,乃是基于「本原」(Prinzipien)的极端一元论。糅合米利都学派与犹太主义的痕迹清晰可见。将无意识立为运动原则与指导,在某种程度上说,是重返了古埃及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神秘学
评分荣格倒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中国的道教修炼典籍是否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加以解释,目前国内似乎也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后面附录的东西看得云里雾里。
评分不生不灭,无去无来,一片光辉周法界,双忘寂静最灵虚,虚空朗彻天心耀,海水澄清潭月溶,云散碧空山色净,慧归禅定月轮孤。。。
评分荣格的景甜宇宙 道教修仙文的心理学解释 角度极新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