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在拧紧》是亨利·詹姆斯最重要的中篇小说之一,也是凝聚了其高超的中篇小说艺术魅力的一部作品。圣诞前夜,几个朋友围坐炉旁,百无聊赖地讲起了自己听到的鬼故事。其中一个人说到郊外一个家庭女教师受到鬼怪困扰的故事。一切看来稀松平常,但一切在亨利·詹姆斯笔下却变得生动精致起来:只有家庭女教师能够见到“它们”;只有她怀疑先前的女教师因为某种邪恶的动机正在控制着庄园当中的两个孩子。所有的人都认为她疯了,两个孩子却对此讳莫如深。为什么小女孩始终不承认清清楚楚立在湖岸边的人影?是小女孩儿被迷惑了,还是女教师在妄想?作者并不急于马上揭示答案,但是脊背在发凉,螺丝在拧紧……
此次收入“译文经典”丛书的《螺丝在拧紧》,经过重新排版、校订并在正文中增加了12幅奥地利裔阿根廷插画家Mariette Lydis所绘插图,选自1949年Heritage Press的The Turn of the Screw.,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著名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詹姆斯偏爱“国际小说”的题材,尤其擅长描写清白、丰富、民主的美国与古老、腐朽、堕落的欧洲之间的矛盾。他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刻画使他成为20世纪意识流运动的先驱。亨利•詹姆斯的创作生涯无疑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长、最多产、最有影响的,他是19世纪至20世纪最伟大的散文作家与文体家之一,也被公认为运用小说艺术最巧妙的大师。
这是一本心理恐怖小说:闹鬼的故事。 早在6、7年前,我就在图书馆翻过本书,04年的人民文学版。由于时间关系,只对书名很有印象,最终也没读成。这次出了新版,感谢多看赠阅,又让我想起这部“The Turn of the Screw”。 鉴于本书情节比较离奇,对其表达意图的解读也很多,在此...
评分仅作参考,祝大家阅读愉快~ 原文地址:http://www.gezhi.fj.cn/oblog313/user1/Alice/archives/2008/521.html 《螺丝在拧紧》讲述了一个悬念迭起的鬼故事。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说问世来,人们便从各个角度来解读其中的错综复杂。本文则尝试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
评分 评分at first i wondered they were ghost stories.later, i guess they were psychopathic stories. finally, when i finished them, i realized they were simply psychopathic ghost stories. very thrilling one.
评分故事很有意思,大部分都是女教师自述,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女教师有精神病或者妄想症,尤其是这本书的翻译,某些用词和对话很生硬很别扭,很莫名其妙,很容易有女教师自导自演一个故事的感觉。但是细想下,女教师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后面知道自己前任女教师以及男仆之后,就...
《螺丝在拧紧》看上去是一部爱伦·坡风格的恐怖小说,然而它展现的并非具体的恐怖,而是一种飘忽不定。不可靠叙述者的角度强加给了读者主观的臆断,而孩童(天真)与邪恶的结合又是经久不息的话题。如果以故事角度来看的话,小说固然结构紧凑,起落有致,即使扑朔迷离,却难免显示出了几分单薄的无趣。小说中人物的纸片感、对话的戏剧特征、夸张的举止都在引导我们将思维汇聚到一种寓言式的解读,因为非真实已经预先地被标记了。以善为名的追迫导致孩子死于非命,而这又可看为恶被净化后的升华;谦逊却微妙的口吻使人怀疑邪恶来自孩童还是女教师;从未被点明的罪行使得读者失去了审判的依据,而只能被牵引。通过抽去一些东西,詹姆斯使用一组组矛盾构成该作品,而正是这种不确定组建了它的稳定。
评分James真的有点啰嗦(可能英文的话就不显啰嗦了吧……读的时候及其入戏,一边读一边各种猜测谜底,然而看到结尾……Duang! 真不该顺手翻到后面的解读,看了之后再回头想这个小说感觉和我刚读完的完全是两部小说orz PS.那个用心理分析方法解读说这个小说是一个“欲望地图”的我真的是不服不行……
评分算了,我是个俗人,连鬼故事都欣赏不了
评分黄老师还是继续做编辑吧,翻译这事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吧
评分翻译的很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