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尋找現代之路(第二版)

為中國尋找現代之路(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葉維麗
出品人:
頁數:293
译者:周子平
出版時間:2017-6
價格:4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80515
叢書系列:博雅史學論叢·海外中國史研究
圖書標籤:
  • 曆史
  • 中國近代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留學史
  • 社會學
  • 留學
  • 近現代史
  • 近現代
  • 中國近代史
  • 現代道路
  • 社會發展
  • 曆史研究
  • 政治變革
  • 現代化進程
  • 學術著作
  • 第二版
  • 思想探索
  • 文化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為中國尋找現代之路:中國留學生在美國(1900—1927)(第二版)》選擇20世紀*初三十年中國赴美留學生為關注點,考察這一時段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經曆和選擇,從中透視幾代留美學人為中國尋找現代之路的思想和社會實踐軌跡。不僅僅關注教育史和中美文化關係史,更關注兩種文化交匯衝撞中蛻變齣來的"現代"中國人如何組織留學生社團,呼應國內的憲政運動;重新定位知識階層與國傢的關係;麵對種族歧視;處理婚姻與愛情問題;"現代"的業餘生活等,尤其對少有人關注的女留學生群體的經曆和思想進行瞭饒有興味的探究。立論基於大量第一手資料,使曆史鮮活可感。此次再版增加瞭一篇長文《四位留學前輩的故事》作為附錄,寫得動情入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孟治、章元善、鄒秉文、潘光旦四人乃至那一代留美學生的人生際遇和心路曆程。

著者簡介

(美)葉維麗,美國馬薩諸塞州州立大學波士頓分校曆史係教授。齣版著作:Seeking Modernity in China's Name,Growing up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onversation between Two Daughters of China's Revolution等。

圖書目錄

再緻中文版讀者
緻中文版讀者
緻 謝
引 言
作為“活法”的現代性(Modernity as Lived Experience)
第一波和第二波留學潮
內容與組織
個人感言
第一章 學生社團和中國的民族主義
留美中國學生會的成立
留美學生會東部會的政治實驗
新的行為理念
擁護“中央集權的民族主義”(Centraliized Nationalism)
從想象的參與者到失望的旁觀者
其他形式的社團活動
第二章 專業人士:睏境與希望
實用的知識
“技術性”的“路數”(A Techical Approach)
改變與政治權力的關係
按照專業行規組織起來
個案研究:社會學傢
第三章 種族問題
作為現代觀念的“種族”
曆史迴顧:美國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
中國留學生:上等階級還是劣等種族?
既割不斷又避之唯恐不及:與當地華人的關係
“公益活動”(The “General Welfare Work”)
五四一代
質疑種族不平等
第四章 女留學生的故事(1880年代—1920年代)
第一代群:醫生們
第二代群:新時代的賢妻良母
鬍彬夏:腳踏昨日與今日“兩條船”
第三代群:五四一代
陳衡哲:造命
第五章 夾在道德與浪漫之間
好奇的觀察者
掙脫舊枷鎖
采納新的行為準則
學習如何約會
個案研究:異族通婚
性:一個敏感的話題
與愛情無關
鬍適的故事
第六章 休閑與享樂:嚴肅的事情
中國現代體育曆史概述
中國留學生的體育生活
男子氣(masculinity)新解
女生和體育
中國現代戲劇的早期曆史
在美國的戲劇試驗
國劇運動(The National Theatre Movement)
張彭春與洪深
評估:中國現代戲劇和美國留學生
餘 論
青年時代與留學美國
民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
“反右”與“文革”
迴顧與前瞻
附 錄 四位留學前輩的故事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原以为这套留学史丛书属专业书籍,不适合普通读者,真正读下来,却是趣味盎然,受益良多。 本书聚焦于一个特殊的群体——清末民初的中国留美学生,相比于留日生,他们人数较少,多来自富裕家庭,以学习实业为主(因清政府有规定),遭遇文化冲击也更强烈。在现代化之路上,他...

評分

原以为这套留学史丛书属专业书籍,不适合普通读者,真正读下来,却是趣味盎然,受益良多。 本书聚焦于一个特殊的群体——清末民初的中国留美学生,相比于留日生,他们人数较少,多来自富裕家庭,以学习实业为主(因清政府有规定),遭遇文化冲击也更强烈。在现代化之路上,他...

評分

原以为这套留学史丛书属专业书籍,不适合普通读者,真正读下来,却是趣味盎然,受益良多。 本书聚焦于一个特殊的群体——清末民初的中国留美学生,相比于留日生,他们人数较少,多来自富裕家庭,以学习实业为主(因清政府有规定),遭遇文化冲击也更强烈。在现代化之路上,他...

評分

原以为这套留学史丛书属专业书籍,不适合普通读者,真正读下来,却是趣味盎然,受益良多。 本书聚焦于一个特殊的群体——清末民初的中国留美学生,相比于留日生,他们人数较少,多来自富裕家庭,以学习实业为主(因清政府有规定),遭遇文化冲击也更强烈。在现代化之路上,他...

評分

原以为这套留学史丛书属专业书籍,不适合普通读者,真正读下来,却是趣味盎然,受益良多。 本书聚焦于一个特殊的群体——清末民初的中国留美学生,相比于留日生,他们人数较少,多来自富裕家庭,以学习实业为主(因清政府有规定),遭遇文化冲击也更强烈。在现代化之路上,他...

用戶評價

评分

補標。

评分

三星半,種族問題、女留學生、婚戀問題都挺有趣的,就是淺嘗輒止瞭。

评分

以前我一直覺得鬍適多研究問題,少談主義的觀念和他的老師杜威、實用主義哲學有比較深的聯係,讀瞭這本書後纔覺得,可能這屬於整個美國留學生群體的政治態度吧。走專業化道路,卻沒能走得通,不得不說這是上個世紀一個巨大的遺憾。作者是葉傢後代,很多綫索比較好梳理。

评分

《為中國尋找現代之路》(第二版),北大2017,增加《再緻中文版讀者》及附錄《四位留學前輩的故事》。20170831——0911。作者,另有《動蕩的青春》,很好。

评分

《為中國尋找現代之路》(第二版),北大2017,增加《再緻中文版讀者》及附錄《四位留學前輩的故事》。20170831——0911。作者,另有《動蕩的青春》,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