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符号学 罗兰·巴特 日本 哲学 法国 文化 罗兰·巴尔特 人文社科
发表于2025-02-05
符号帝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66年,罗兰·巴尔访问日本。此后,他又两次到访东京。对巴尔特而言,日本之旅充满想象、体验以及愉悦。“我得到了一种完美的、强烈的、既深沉又微妙的快乐。”在1970年成书的《符号帝国》中,巴尔特把日本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均看做是日本文化的各种符号——语言、膳食、游戏(柏青哥 )、城市、文具店、诗歌(俳句),甚至眼皮,这些“能指符号”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意义。在巴尔特看来,日本文化现象的精髓便是具有禅宗意味的空无性。追随巴尔特独特的思想脉络,在全书26篇随笔式的叙述中,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巴尔特作品中鲜有的文学格调,体会苏珊·桑塔格所说的“巴尔特也是位唯美主义理想者”,也可以对日本社会及其背后的文化本质有崭新的认识。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 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9.24 挺薄,《包装》和《内在与外在》两篇最惊喜。用一套在巴特心中即将崩塌的符号和意义体系,来诠释日本,有趣且过瘾。核心是“空”,体系是“禅”。执拗于框限、过程、动作、工作,于是产生匠人。空无中心的城市,分成无数的丁目、番地,块状街区,是活生生的另一种系统性。万物被“空”的框限所框限,被“空”的符号所承载和传送。木偶戏打破二元关系,消灭内在与外在的传递。禅宗式地只抽取一种表达方式,执着于(框限的、空的)符号和形式,放弃意义。描述和定义都在俳句中消失。盘绕自身,优雅的环路,即为日式的自身与自我。想起那句“人即信息”。「毗邻奇遇的灰暗之地」
评分“空泛连接着确切……”熙熙攘攘的世界中,唯一向我们显影的便是凸显出符号的痕迹的种种物与面孔。它背后是什么呢?有即是无,多即是少,盈即是空,一切符号的意义都是挂悬着的轻柔的趣味,私隐私现。不必思虑味是何入,色是何形,只需要躺卧和走动,就能体验符号的组图与羹。宁静、爆裂,共同止步。
评分文笔太好,写的也还蛮有新视角的。
评分“空泛连接着确切……”熙熙攘攘的世界中,唯一向我们显影的便是凸显出符号的痕迹的种种物与面孔。它背后是什么呢?有即是无,多即是少,盈即是空,一切符号的意义都是挂悬着的轻柔的趣味,私隐私现。不必思虑味是何入,色是何形,只需要躺卧和走动,就能体验符号的组图与羹。宁静、爆裂,共同止步。
评分阅读此书需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已经被逻各斯中心主义荼毒致死的老外 如果视角没有及时转换过来可能就会像我一样觉得这书从头到尾都在鬼扯????
巴特的《符号帝国》和他之前如《符号学原理》(Éléments de sémiologie),《S/Z》等符号学研究著作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摒弃了原有的结构主义科学和数学逻辑特色,《符号帝国》并没有建立一个以数字逻辑为基础的科学体系,巴特虽然将“日本”当作一个符号体系来书写,但...
评分我不得不瞠目法国人吃饱了撑的的功力。 在他看来,饭桌上的盘子是个空间,这种空间“不使用来观赏的,而是用来活动的”。也就是说,盛饭的装置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盛饭和舀饭的…哦!恍然大悟呀... 在他看来,日本人吃饭时“对食物抱着一种无所...
评分之所以看了这本书,是因为王澍经常提到罗兰巴特。 把罗兰巴特的文字和王澍的建筑并置,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碎片。就像王澍经常提起的巴特的一句话“生活是琐碎的,永远是琐碎的,但它居然把我所有语言都吸附进去了。” 他们都有“恋物癖”。他们的眼睛看到的不是“文化”,也不...
评分其实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读小说,它文字量太大,不是每句话都精彩,有时候它靠渲染情节,第二次再看就没有新鲜感了。而且我不是一个特别沉着的人,我喜欢一句话就告诉我真相。我是一个爱看评论的人,比如罗兰·巴特那种,他用自己的方法给你解析一个日常的东西,法国的红酒、英国...
评分我的文字功夫很差表达能力欠佳 刚开始也觉得拿错了书,只是感觉都在讲日本的文化。但是也不难理解作为西方人,只有从另外一种文化中反观,才能剖析出这样精致的形式美感,因为文化只有冲撞时,才会更好的剖析具体行为的含义,以至于发现自我。 虽然这是一次寻找符号之旅,但...
符号帝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