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愿的冲撞

意愿的冲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罗杰·古尔德
出品人:
页数:192
译者:吴心越
出版时间:2017-12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68044
丛书系列:“剑与犁”译丛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罗杰·古尔德
  • 冲突
  • 历史社会学
  • 社会等级
  • 社会心理学
  • 美国
  • 社会学/人类学(理论反思)
  • 心理冲突
  • 人性探索
  • 情感纠葛
  • 成长困境
  • 内心独白
  • 道德抉择
  • 自我认知
  • 关系张力
  • 心理悬疑
  • 意识流叙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小额债务、冷嘲热讽、争抢车位、超市插队……社会上绝大多数暴力冲突都源于这类区区小事。但为何如此?本书探讨群体暴力的结构性起源,认为除了个人品性与文化背景,暴力行为还与人际关系的结构类型有关。具体而言,暴力冲突更有可能发生在朋友之间或社会地位大体平等者之间,也就是对等关系中,而非领导与下属这类社会等级高低差异明显的层级关系中;最典型的暴力冲突发生在某个人意欲取得相对于他人的优势或统治地位时,即使这种意图缺乏足够的理由;由于对社会等级的不同理解容易引发暴力冲突,在传统社会等级秩序遭受破坏或挑战之时,尤其在政治变革期,人际冲突和群体间暴力将变得更为频繁和激烈。本书以谋杀、宿怨、复仇、革命以及日常纠纷等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事件为例,对上述原创性思想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证,将冲突重新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

作者简介

罗杰•古尔德(Roger V. Gould , 1962—2002),生前为耶鲁大学社会学暨政治学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美国社会学报》(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主编,在历史社会学、社会运动与社会网络分析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冲突、荣誉与等级
第二章 支配关系
第三章 对称性冲突
第四章 团结与群体冲突
第五章 冲突与社会结构
第六章 荣誉与个体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2018-05-18 前言: 1、“生活就是冲突,冲突是生活的本质。” by 叔本华 2、天下 为利熙攘。而熙攘,即意愿的冲撞。 by 我 对古尔德遗作的致谢! 一、【核心观点提要】 1.人际暴力是关系(而非个人)的产物。人际冲突大多源于社会关系中支配程度的分歧。 2、关系具有黏性(且可...  

评分

本书是古尔德正式出版的第二本书,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本,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结构视角下的暴力冲突。书中比比皆是洞见,如果这位天才没有英年早逝,该有更多精彩的分析以飨读者吧。说实在的,条缕清晰而又不失写作趣味的社会学书籍实在少见,本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学者把此书...

评分

本书是古尔德正式出版的第二本书,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本,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结构视角下的暴力冲突。书中比比皆是洞见,如果这位天才没有英年早逝,该有更多精彩的分析以飨读者吧。说实在的,条缕清晰而又不失写作趣味的社会学书籍实在少见,本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学者把此书...

评分

2018-05-18 前言: 1、“生活就是冲突,冲突是生活的本质。” by 叔本华 2、天下 为利熙攘。而熙攘,即意愿的冲撞。 by 我 对古尔德遗作的致谢! 一、【核心观点提要】 1.人际暴力是关系(而非个人)的产物。人际冲突大多源于社会关系中支配程度的分歧。 2、关系具有黏性(且可...  

评分

本书是古尔德正式出版的第二本书,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本,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结构视角下的暴力冲突。书中比比皆是洞见,如果这位天才没有英年早逝,该有更多精彩的分析以飨读者吧。说实在的,条缕清晰而又不失写作趣味的社会学书籍实在少见,本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学者把此书...

用户评价

评分

18-01-31标记 180307日语课冲突后下单 180518读罢 写了书评发给了家人 190725叔本华简介后再来重温

评分

章2主张把(权力)支配的概念尺度取在行为科学和文化批评之间,为“关系中的双⽅对将要做什么的决定权的不对称性”,区分支配与优势即控制中的与福利中的不对称性,认为“⼈际冲突⼤多源于社会关系中⽀配程度的分歧”、冲突的causes可看作是权力竞争的occasions;章6从人格同一性提出:“荣誉社会欣赏冲动的⾏为及复仇,现代城市社会则倡导谨慎和谅解,”主要模式差异为“个体应该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坚持连贯性。复仇以及冲动⽽又暴⼒地回应冒犯要求个体回头看(尤其是过去的错误),[…]谨慎与和解则要求犯错的个⼈抛却过去,拥抱未来”,“这些是把连续的经验时刻集结为⼀个个体的另⼀种社会指⽰。”“平等以及⽆等级社会的理念更像一种折衷的解决⽅案[(我当不了国王那别⼈也不⾏)]⽽⾮实现什么高贵梦想。”

评分

标准的论文:从分析方法,社会学所进行的实验利弊,到作者对试验方法的看法,以及主题的论证。整套流程读下来像回到学生时代,教授最喜欢此类文章了吧。至于主题,从“支配”切入,蛮有趣。

评分

脑洞大开。在分析人际关系中,不对称关系产生双方对对方的等级的认知不明确:缺乏共同的语言、遵从的规则等,进而引起支配对方的冲动,进而导致冲突。在群体中,当不确定哪一方的团结会更牢固,群体之间往往会爆发战争。从社会结构的解释让人耳目一新。最喜欢的还是其对方法论的讨论。

评分

天马行空~想了想,哦,Gould的第二本书,已经拿到tenure了~期待Gould第一本书的出版,应该就在今年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