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裂與轉型

斷裂與轉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王晴佳
出品人:
頁數:42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4-1
價格:9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8283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史學史
  • 史學理論
  • 王晴佳
  • 曆史學
  • 論文集
  • 歐洲上古、中古相關-國內著作
  • 中國史
  • 斷裂
  • 轉型
  • 社會變革
  • 結構轉型
  • 製度變遷
  • 經濟調整
  • 曆史進程
  • 發展路徑
  • 危機應對
  • 結構重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西方中世紀史和中國漢、唐、宋的曆史,長期以來是中外史傢研究的重點領域。以前者而言,本書包括瞭由西方重量級的專傢的論文,而北大曆史學係的專傢也提供瞭高質量的論文。兩者從比較和跨文化的角度,對中國漢朝以降和西羅馬帝國消失之後的曆史,從比較文化等各個方麵開展研究。論文涉及許多重要的課題,其犖犖大者為帝國之後政治動蕩、政治秩序的重建;文化、族群的融閤和交流;漢唐帝國與中亞和西亞政權之間的聯係(如絲綢之路);史學寫作形式的變更和曆史意識的重構及其與文化認同之間的關係。本書內容還突破瞭中西比較的界限,由一些研究中亞、西亞的專傢對公元3世紀至公元12世紀的整個歐亞大陸的曆史,從事相關的探討。本書的編排,基本分為兩個部分。第1部分處理帝國之後曆史的變遷,第二部分探討相關時期史學的更新及與曆史變化之間的互動和關聯。

著者簡介

王晴佳(Q. Edward Wang),現為美國新澤西州羅文大學(Rowan University)曆史係教授,國際史學史、史學理論委員會理事,北京大學曆史係長江講座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訪問教授 (2008,2 010) 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訪問研究員(2010),英國《中國的曆史學 》主編, Storia della Storiografia雜誌編委。 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外比較史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和中國思想文化史。

李隆國,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副教授,齣版《史學概論》,發錶論文多篇。研究領域為歐洲中古史、西方史學史。

圖書目錄

編者前言 1
關於草原帝國曆史分析的理論思考 狄宇宙(Nicola Di Cosmo) 1
後戰國時代論——秦帝國崩潰後的斷裂與轉型 李開元 26
蠻族和羅馬帝國——一個可資比較的框架 瓦爾特· 波爾(Walter Pohl) 38
尋盟:公元前36 年馬剋· 安東尼遠徵帕提亞的目的
範韋理剋(Hendrikus van Wijlick) 49
從半島三韓到三國時代——古代韓半島的國傢認同曆程 王小甫 56
古代晚期歐亞大陸的世界大戰
詹姆斯·霍華德- 約翰斯頓(James Howard-Johnston) 68
絲綢之路與古代晚期伊朗的政治經濟 理查德·配恩(Richard Payne) 81
西羅馬帝國何時終結? 顔·伍德(Ian N. Wood) 99
476 年之後西部諸王國和東羅馬帝國
——6 世紀和7 世紀中有關地中海地區內聚力與聯係的三個注腳
斯蒂芬·艾斯德爾斯(Steffen Esders)111
諸子均分與帝國一體:817 年虔誠者路易的傳國計劃 李雲飛125
淮水邊境與中古早期族群化進程 戚安道(Andrew Chittick)152
唐代集議述論葉 煒166
掩映之間:宋代尚書內省管窺鄧小南191
第一個韆禧年中歐洲的帝國與發展 彼得·席澤爾(Peter Heather)229
歐亞“國史”之比較研究:帝國之後史學變遷一例 王晴佳247
羅馬帝國與加洛林帝國之間的曆史與曆史書寫
赫爾穆特·海米茨(Helmut Reimitz)276
羅瑪尼亞努斯與奧古斯丁:《懺悔錄》6.14.24 釋微 夏洞奇291
名實之間:學術棱鏡中的查理曼稱帝李隆國307
“訓誡”與加洛林政治的“說法” 劉 寅322
從遼、金行記看宋代士人的“華夷之辨”——也論宋朝的“中國”意識江 湄348
試論北宋中後期的碑誌書寫——以司馬光晚年改轍拒作碑誌為中心趙鼕梅373
Libertas 的誤譯與《大憲章》的誤讀——管窺中古英國的自由與特權藺誌強39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書主要是將2015年在北大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中所發表的論文集結成冊的專著,主題以討論歐亞大陸在消亡的漢王朝與西羅馬帝國所各自面臨的轉折,參加此次會議的不少都是當代史學名家,發表的論文內容也不少是我感興趣的,於是就買了一本回來拜讀。 全部總共22篇論文,長短不一,...

評分

本書主要是將2015年在北大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中所發表的論文集結成冊的專著,主題以討論歐亞大陸在消亡的漢王朝與西羅馬帝國所各自面臨的轉折,參加此次會議的不少都是當代史學名家,發表的論文內容也不少是我感興趣的,於是就買了一本回來拜讀。 全部總共22篇論文,長短不一,...

評分

1.前言页2行23:“理查德·佩恩”应为“理查德·配恩”。 2.前言页4行1:“范维里克”应为“范韦理克”。 3.页3行16:“公元前770—221年”有歧义,应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4.页11行4:“那个”应为“哪个”。 5.页23行3:“卡理斯玛””应为“卡里斯玛”。 6.页38行...  

評分

1.前言页2行23:“理查德·佩恩”应为“理查德·配恩”。 2.前言页4行1:“范维里克”应为“范韦理克”。 3.页3行16:“公元前770—221年”有歧义,应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4.页11行4:“那个”应为“哪个”。 5.页23行3:“卡理斯玛””应为“卡里斯玛”。 6.页38行...  

評分

1.前言页2行23:“理查德·佩恩”应为“理查德·配恩”。 2.前言页4行1:“范维里克”应为“范韦理克”。 3.页3行16:“公元前770—221年”有歧义,应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4.页11行4:“那个”应为“哪个”。 5.页23行3:“卡理斯玛””应为“卡里斯玛”。 6.页38行...  

用戶評價

评分

整體上海外學者的文章可讀性更佳,反而篇幅短一些,這點值得國內學者反思。有幾篇論文與會議主旨似乎關聯性不強,研究內容也過於艱深瑣碎(篇幅還頗長,嗬嗬)。狄宇宙、李開元、約翰斯頓、戚安道、艾斯德爾斯、江湄的論文啓發良多,各論文間專有名詞歧譯頻見,還偶有錯彆字,編輯也是夠馬虎的

评分

很不錯的一本論文集,麵嚮的是帝國之間的轉型,包括後羅馬時代、後秦漢時代曆史發展轉嚮,其中狄宇宙等人的文章水平相當高,也展示瞭現代學界史學理論的轉嚮問題與睏境。中文的文章大多數與製度史視角下皇權的製度式發展息息相關,所謂的“活的製度史”,正是如此。

评分

很不錯的一本論文集,麵嚮的是帝國之間的轉型,包括後羅馬時代、後秦漢時代曆史發展轉嚮,其中狄宇宙等人的文章水平相當高,也展示瞭現代學界史學理論的轉嚮問題與睏境。中文的文章大多數與製度史視角下皇權的製度式發展息息相關,所謂的“活的製度史”,正是如此。

评分

本書內容還突破瞭中西比較的界限,由一些研究中亞、西亞的專傢對公元3世紀至公元12世紀的整個歐亞大陸的曆史,從事相關的探討。

评分

本書內容還突破瞭中西比較的界限,由一些研究中亞、西亞的專傢對公元3世紀至公元12世紀的整個歐亞大陸的曆史,從事相關的探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