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中的虚构

档案中的虚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出品人:
页数:274
译者:饶佳荣
出版时间:2015-6-1
价格:CNY 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99817
丛书系列:博雅同文馆·历史-人类学译丛
图书标签:
  • 新文化史
  • 历史
  • 史学理论
  • 人类学
  • 历史学
  •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 档案中的虚构
  • 社会学
  • 虚构文学
  • 档案
  • 历史叙事
  • 现实与虚构
  • 调查写作
  • 非虚构
  • 叙事技巧
  • 真相追寻
  • 文学创作
  • 社会观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6世纪的法国实行皇家赦免制,戴罪之人可以通过陈情求赦而免死脱罪,赦罪书是由此产生的一种特殊文献。赦罪书的制度运作,讲述者、书写者、审阅者的种种表现,求赦故事的叙事结构和技巧,以及其中女性的声音,这些都是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精心分析的对象,16世纪法国社会一幕幕鲜活的画面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字字珠玑,给16世纪的司法史、社会史、文学史投射了一道迷人的光芒。这是一份样本,让我们可以观察这位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创造力的历史学家是如何从事历史研究和写作的。——亨利·海勒,《社会史》

戴维斯一直致力于发掘来自16世纪的声音,重建我们与他们的直接联系。这部新作反映了她最深入、最精巧的探索……这部重要的作品第一次探讨了16世纪的男人和女人如何叙述(也就意味着建构)他们自身的生活现实。——乔纳森·德瓦尔特,《社会史杂志》

戴维斯的文笔一如既往地优雅漂亮,呈现了16世纪生活的丰富信息。——理查德·崔斯勒,《文艺复兴季刊》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佳作,任何一位法国史研究者都无法等闲视之。戴维斯通过赦罪故事,为我们提供了观察16世纪法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一条新路径。——理查德·戈登,《16世纪学刊》

作者简介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 1928- ),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1978年起先后在布朗大学、多伦多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执教。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现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历史学教授。戴维斯的专长为欧洲近代早期历史研究。曾因其杰出的史学成就,荣获霍尔堡国际纪念奖(2010)、最高等级的加拿大勋章(2012)以及美国国家人文奖章(2012)。被誉为“当今在历史写作方面最具有创造力的人之一”。

目录信息

赦罪书的诗学与政治(刘永华)

绪论
第一章 讲故事的时代
第二章 愤怒的男性与自我防卫
第三章 流血事件与女性的声音
结论
注释
附录
一 赦罪书抄本
二 克洛德·达特杀妻案的原始资料
三 赦罪书的驳回
名词对译表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档案中的虚构—— 十六世纪法国司法档案中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叙述者》(Fiction in the Archives, Pardon Tales and Their Tellers in Sixteenth-Century France)一书是她...  

评分

从表面上看,本书讨论的是一堆琐屑的小事:16世纪时一些犯下罪过的法国平民,如何在赦罪书里讲述自己犯罪的过程,并出于各自不同的理由向国王和法官请求宽赦。但和一般的历史著作不同,这里的重心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历史上的当事人如何“讲述”这些事件——基于可以理解...  

评分

从表面上看,本书讨论的是一堆琐屑的小事:16世纪时一些犯下罪过的法国平民,如何在赦罪书里讲述自己犯罪的过程,并出于各自不同的理由向国王和法官请求宽赦。但和一般的历史著作不同,这里的重心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历史上的当事人如何“讲述”这些事件——基于可以理解...  

评分

没有记页码,就只好发这里不发笔记板了。 话说这本真的很难借,国图都没有,据说是弄丢了,然后只能从港大借,七天五十块。。。果断复印三本福利pku众人吧。 natalie davis遍阅人类学家作品victor turner, geertz, mary douglas,尝试结合历史学和人类学研究,此创新或美国历...  

评分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档案中的虚构—— 十六世纪法国司法档案中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叙述者》(Fiction in the Archives, Pardon Tales and Their Tellers in Sixteenth-Century France)一书是她...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次接触这类作品,感觉对这本书的理解非常浅。作者通过赦罪书这一文本的形成和叙述,讨论了史料生成中所运用叙述技巧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通过赦罪对象的分类和解析,发掘性别、阶级、政治等不同社会地位在时人心中的独特理解。如节日与礼仪在叙事中的意义,为事件创造解释,提供不同的时间框架参照;不同阶级共享愤怒这一理由,而愤怒情节则体现着社会地位的差异;男女都可以成为求赦者,但女性群体的求赦故事常常从职业和社会转移到家庭与人身,并调用了不同的叙事资源;而由于赦罪的权力在于君主,求赦者通过与公证人共同书写赦罪书,融入了更大型的塑造君主权力的场景中。作者给出了运用同质的大样本的史料,抛开事件本身,而去研究史料自身特质的案例,尤其是各个时期文本套路同与异中所反映的社会心态。

评分

實在不怎麼樣。感覺可以更深的展開,但是草草論述了事。拿著幾百年前的破事在八卦,也是有點意思的。

评分

既不能不加論證地認為史料即為「真」,以不能簡單將史料的「虛構性」以為「假」。以敘事技巧的角度,理解史料生成過程中的構成和塑造。亦即,人們如何在特定社會文化脈絡下講(最好的)故事,故事又會如何影響事件的結果。《文史資料》可否作為類似的材料加以討論(參見林美莉,《中共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推展》)?

评分

这本书,对两个倾向都比较有用,一是看到档案就当“真”的;一是看到“虚构”就说假的。。。

评分

其实何尝只有赦罪书呢,在当代中国,政协文史、微博狗血、知乎热答,无不可作为分析文本,都是特定社会背景的产物,都有特定的写作套路。所以,不要迷信文本!不要迷信文本!不要迷信文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