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北魏前期政治史的研究,以首都平城为中心逐步展开,依时间顺序分四章作纵向探索,准确清晰地勾勒出它的变迁轨迹。作者的考察自始至终围绕着拓跋部落本身的社会文化特征和汉族文化对其产生的曲折作用这两个影响平城政权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被考察的虽然是北魏平城政权封建化的历程,但其意义却已超越了论题本身,成为探索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汉族与游牧民族相互影响与融合规律的重要一例。在考证中,作者既不回避种种重大矛盾现象,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细微之处详加辨察,因而所得结论新颖而令人信服。
李凭,1948年生,江苏省江阴市人。1981年在山西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国家图书馆参考研究部研究室主任,书目文献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二十四史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当选第八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2007年当选第九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著有《北魏平城时代》、《东方传统》、《北朝研究存稿》等。
李凭老师目前在澳门大学任invited professor
钩沉索隐,再现百年拓跋历史——评介《北魏平城时代》 黄燕生 占由游牧民族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曾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只是由于史料的缺乏,致使北魏早期历史若明若暗,扑朔迷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凭,将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研究,辅...
评分 评分田余庆的几个学生里,风格最像田的估计就是李凭,可惜除了本书作者也没有第二本有分量的著作了,尽管经典著作一部足矣,但以作者的名望来说还是不太相符。从传统政治史角度而言本书无疑是近乎完美的,但我个人对这种研究方法越来越质疑。 记得前几天曾有人谈起《史记》中的一些...
评分 评分正文前引了一堆“名教授”的评语来夸自己,也忒不要脸了,扣一星。
评分算是解了了解北魏拓跋氏故实的心愿。作为行外人,提点小小意见,作者用足“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之方法,不过,在许多问题上,“大胆的假设”是有了,却因原始史料的缺失,事实上是无法确凿求证的,但作者仍是下了结论了。我有些担心,这并非建立在史料证据之上的结论,如果失误,岂不是一连串的环节皆会坍塌?(不是历史专业,但对考据式研究方法也略用一二,总是担心推理无扎实材料支撑。)
评分东晋门阀政治和北魏平城时代,两本看完感觉把握住了纷乱的魏晋南北朝两个很重要的内容——门阀士族的兴衰和胡人汉化封建化。
评分北魏历史少有的佳作 其中目光如炬处多多
评分有乃师风采!文字考证不错,相当细。今日读田先生《拓跋史探》,方领悟到本书最大价值是解释了拓跋珪如何和慕容垂建立联系的:是在迁蜀过程中认识的。这就是田先生书中言拓跋珪为何总能借助于慕容鲜卑的力量来为自己谋福利的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