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北魏前期政治史的研究,以首都平城为中心逐步展开,依时间顺序分四章作纵向探索,准确清晰地勾勒出它的变迁轨迹。作者的考察自始至终围绕着拓跋部落本身的社会文化特征和汉族文化对其产生的曲折作用这两个影响平城政权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被考察的虽然是北魏平城政权封建化的历程,但其意义却已超越了论题本身,成为探索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汉族与游牧民族相互影响与融合规律的重要一例。在考证中,作者既不回避种种重大矛盾现象,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细微之处详加辨察,因而所得结论新颖而令人信服。
李凭,1948年生,江苏省江阴市人。1981年在山西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国家图书馆参考研究部研究室主任,书目文献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二十四史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当选第八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2007年当选第九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著有《北魏平城时代》、《东方传统》、《北朝研究存稿》等。
李凭老师目前在澳门大学任invited professor
这是李凭老师的代表作。李凭老师是田余庆先生的高足,之前了解到阎步克老师亦是,不得不感叹,果然名师出高徒也! 这本书主体共有六章,按照内容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前四章从史事的角度完整地展示了北魏王朝平城时代的始末,第五章是对以平城为中心的附近地区的城邑、交通等进...
评分上个星期看田余庆先生的《拓跋史探》,田先生说自己研究的动机之一是自己的几位博士学生都选择以北朝为论文选题,他作为导师要跟着他们转才进入到“子贵母死”的题目里,深究了好些年。本书的作者李凭就是那几位博士之一,他在书中的看法和观点与《拓跋史探》中田先生的观点有...
评分上个星期看田余庆先生的《拓跋史探》,田先生说自己研究的动机之一是自己的几位博士学生都选择以北朝为论文选题,他作为导师要跟着他们转才进入到“子贵母死”的题目里,深究了好些年。本书的作者李凭就是那几位博士之一,他在书中的看法和观点与《拓跋史探》中田先生的观点有...
评分钩沉索隐,再现百年拓跋历史——评介《北魏平城时代》 黄燕生 占由游牧民族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曾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只是由于史料的缺乏,致使北魏早期历史若明若暗,扑朔迷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凭,将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研究,辅...
评分大同自驾游必备读物。
评分算是解了了解北魏拓跋氏故实的心愿。作为行外人,提点小小意见,作者用足“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之方法,不过,在许多问题上,“大胆的假设”是有了,却因原始史料的缺失,事实上是无法确凿求证的,但作者仍是下了结论了。我有些担心,这并非建立在史料证据之上的结论,如果失误,岂不是一连串的环节皆会坍塌?(不是历史专业,但对考据式研究方法也略用一二,总是担心推理无扎实材料支撑。)
评分写成了一本推理故事,但是论证的几个核心问题却感觉不到什么分量,问题也没有什么新意。而且啰嗦、琐碎。琐碎细致并不必然是严谨的标志,这里有很多论断,细读来终只能至于“推理”。
评分以前研究北魏的著作,历史叙述主要都是赞美孝文帝的南迁汉化,也就是拿汉人本位看北魏历史,而李凭这部书以鲜卑人为主体,赞美北魏在平城时代的功业,称这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之一,北魏的前期历史也取得了匹敌东晋南朝的历史地位(感觉甚至要更高一筹,李凭他称北魏为【魏朝】),田余庆他几个徒弟真能赞赏北魏。
评分前半部宫廷秘史,后半部资料汇编。作者处理史料相当敏锐,有时候明显过头。但是大体勾勒的线索不会有太大问题。至于立论只能说和整本书的感觉一样,不管有多少惊人之论,都是中规中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