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性别

记忆的性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贺萧(Gail Hershatter)
出品人:
页数:439
译者:张赟
出版时间:2017-4-1
价格:CNY 8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16781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女性
  • 妇女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中国史
  • 贺萧
  • 记忆
  • 记忆
  • 性别
  • 女性
  • 叙事
  • 历史
  • 心理
  • 身份
  • 创伤
  • 自我
  • 时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后世著作也对此多有研究论述。然而,中国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却对此鲜有发声。本书开创性地从性别研究和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了中国当代史研究。作者用历时15年收集的口述史资料,向我们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被访者的人生故事,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记载了农村社会变迁对于妇女生活产生的影响。作者让我们看到,在集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农村女性突破了小家庭的范畴,*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不少女性通过扫盲,获得初步知识文化,甚至获得成为农村助产士的工作机会。也有不少农村女性在集体化过程中,突破家务劳动的小圈子,进入集体劳动过程,甚至成为劳动模范,在其中获得自尊与自信的提升。集体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男女平等,提升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作者通过性别差异这个权力轴线,切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性别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著作通过女性视角,丰富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客观地认识那一段历史。

作者简介

贺萧(Gail Hershatter),曾求学于美国汉普郡学院、中国南开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主席,现为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历史系自身讲座教授。著有《天津工人,1900-1949》,《个人的声音: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妇女》,《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和现代性》,《中国妇女在漫长的20世纪》,《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等。

目录信息

中文版作者序
导言
记忆所在之处
缺失的历史
研究计划
第一章 框架
地点:“一切社会主义都带有地方性”
档案
聆听者
叙述和记忆
记忆的社会性别
第二章 家里没人
大山沟里的死亡
可以诉说的苦难
逃荒
裹脚和农活
织布
失去
征兵和男人的缺席
躲藏
解放
家里没人
第三章 寡妇(或领导的美德)
曹竹香和苦难的考验
为革命提供衣物
蹲点
土地改革
互助组和当领导的危险
妇女和家庭国家效应
塑造劳动模范、塑造美德典范
第四章 积极分子
超越封建
冬学
表演:歌、舞、戏剧、会议
婚姻
《婚姻法》
考虑离婚
和声:使国家效应进入家庭
运动时间以外
第五章 农民
合作社的兴起
高级合作社
动员妇女
工分:一个有效的社会性别分析范畴
农事女性化
重现“家里没人”
不满
第六章 接生员
农村的接生方法和旧产婆
接生现代化
农村的接生方法
接生合作化
超越运动时间:接生的故事
刘西罕和有关生育危险的魑魅魍魉
第七章 母亲
使可见的变为不可见的
家庭生活
夜里做针线活
托儿
母子之间的感情联系
干部、忠诚、轻描淡写
母亲的矛盾
第八章 模范
美德的谱系
搜寻
演讲
劳动
写作
记忆
传记和内在性
第九章 劳动者
大跃进劳动:男人(与一些妇女)的离开
“大跃进”农耕和农业的女性化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五化
吃食堂的时候
生存策略
运动时间和时间的皱褶
看不见的累积
第十章 叙述者
进步
核心家庭的风靡和对老人的排斥
附录 访谈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原来历来母子之间不谈感情,只谈责任和义务。 Maternal Attachment “Embedded in a woman’s stories about motherhood was often a trace of satisfaction—that she had acquitted herself honorably, fulfilling her duty to provide material security, care, and moral g...  

评分

Gendered memory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PRC, various ambitious policies were enacted and implemented. However, other than the numbing official records and dossiers, the response to these governmental initiatives from the society ...  

评分

评分

2017年春天Mullaney的Chinese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课上交的response essay。 Through numerous interviews of village women and local cadres in several counties of Shaanxi, Hershatter garner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primary sources that enabled her...  

用户评价

评分

看过目前最喜欢的口述史/民族志,对方法论的时刻自觉以及译者的技艺感到非常满意。时间在国家主义层次上的架构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渗透。接生那一节在王政老师编选的书里看过,没有那么高的产妇死亡率和一旦出现状况近乎残酷而无奈的手段,还有与血污相连的生育鬼故事。读完才意识到国家对妇女生育的控制和离婚权利绝非我以前想的那样。贺萧UCSD官网上的全译文有标红很方便对读。

评分

以男女平等的口号,呼吁妇女进行社会生产以及politics动员。然后拿“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以及妇女楷模的形式“贿赂”、安慰付出了家庭劳动以及社会劳动,最后消耗了极大精力的她们。 事实上随着自上而下的社会运转、这种妇女楷模以及男女平等的宣传总是和继续revolution一样形式主义化,最后慢慢淡去。 其实由于苏联模式的这种制度,它就是会塑造形式的男女平等,以此掩盖不平等的社会。(亦即强行将不平等糅合在一起,调和矛盾。“你敢说1966年之前有明显的、直接的阶级矛盾么?”)在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后,所谓的口号并没有得到实现,仿佛被命运极大的戏弄一般,当然——是有意识的命运搞的。

评分

笑,哭唧唧地笑;苦,美滋滋地哭。#进入不了主流叙事的##接生员那一章太恐怖

评分

选取的访谈对象全是女性劳模,似乎与偌大的题目稍有不匹配。描写生育的部分最为触目惊心。对外行人来说,给人的印象较为泛泛,细节与口述的翔实掩盖了技术上的缺陷。观察审查删去了哪些部分也很有意思。

评分

历史关怀理论学习一下...好厉害的访谈调查,尤其是对研究对象的关怀视角、对研究方法的反思批判,力图真正还原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妇女形象。她们被要求、被诋毁、被抛弃,却从未放弃过对自我的肯定。中国妇女的可怜,带有很明显的政治因素,无论政治是需要她们还是不需要她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