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国家的治理逻辑,本书主要沿着两条脉络进行探讨:一是中央权威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各级政府体制的制度设施和行为方式;一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国家与社会群体的相互影响上。本书从学术上推进了当前国内的国家治理研究,并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 的研究路径和视角。
周雪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组织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组织社会学十讲》(2003)、The State and Life Chances in Urban China: Redistribution and Stratification, 1949-1994(2004),合著有The Dynamics of Rules: Change in Written Organizational Codes(2000)。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恰好在今天,刚读完一本书,虽然是一本学术著作,却如同小说一样吸引着我,连续几天追着读。 此书之所以吸引人,一是主题,二是分析问题的进路。这本书的书名即主题,推荐给一个朋友(系一名政治教师)时,朋友说:...
评分今天,是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恰好在今天,刚读完一本书,虽然是一本学术著作,却如同小说一样吸引着我,连续几天追着读。 此书之所以吸引人,一是主题,二是分析问题的进路。这本书的书名即主题,推荐给一个朋友(系一名政治教师)时,朋友说:...
评分 评分大国因内部群体和文化差异性,在内部整合上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但国家规模提供了市场规模,因此大国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降低那些必需公共品(如国防)的固定成本。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小国可以有效的利用国际市场,在经济增长上并无劣势。 官僚组织运作中的各种问题:...
评分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周雪光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2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governance in China: an organization approach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是围绕着“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这一中国国家治理的深刻矛盾展开的。一统...
书中所讲的现象实实在在存在,但几乎人尽皆知,无非是用一套术语重述一遍。例如“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换成“集权死寂”和“放权失控”,说的其实是一个意思,但学术语言失去了生动性,甚至显得臃肿、笨拙、迟钝。不再做学术了,这类书并不能让我获得新知,读个绪论足矣。
评分周老师的网页:https://web.stanford.edu/~xgzhou/,书中大部分文章都可以找到。
评分周老师的网页:https://web.stanford.edu/~xgzhou/,书中大部分文章都可以找到。
评分作者发布了完整电子版https://web.stanford.edu/~xgzhou/zhou_book2017.pdf
评分忽闻下架,现在这就是好书的标志,所以急着到书店找了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