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苏联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作者根据最近解密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和老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绝密电话记录,重新解读了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
本书挑战了关于冷战结束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布什政府试图结束冷战、保全苏联作为其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伙伴的复杂游戏。
作者着眼于事件中心的四个人物—乔治·布什、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来讲述苏联最后五个月间发生的故事,这五个月改变了苏联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本书作者会多国语言,能够查阅英语、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的文献,这让他能够站在一个特殊的立场来呈现一个关于苏联解体的全新的、戏剧性的故事。
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哈佛大学俄罗斯及乌克兰史教授,也是东欧诸国史顶尖的研究学者,专攻俄罗斯及乌克兰现代史。他的著述丰富且有创见,曾经连续三年(2002-2005)获得美国乌克兰研究协会颁发的最佳著作奖项。他更于2009年获得古斯拉夫研究协会颁发的卓越学人奖。著有《雅尔塔—决定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的八天》和《斯拉夫民族之起源》等书。
《大国的崩溃》这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前,从1991年7月到12月期间影响这一重大历史进程的若干重要事件,包括:7月 布什总统访问苏联、8.19政变、乌克兰的独立公投、马德里巴以和谈峰会、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在白俄罗斯关于建立独联体的会谈以及最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
评分 评分 评分《大国的崩溃》这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前,从1991年7月到12月期间影响这一重大历史进程的若干重要事件,包括:7月 布什总统访问苏联、8.19政变、乌克兰的独立公投、马德里巴以和谈峰会、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在白俄罗斯关于建立独联体的会谈以及最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
评分本书自1991年八一九事件,至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为止。本书作者的主要论点是:苏联的命运是在其存续期的最后四个月决定的。导致苏联解体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美国的决策,也不是苏联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矛盾为代表),也不是苏联与其他加盟共和...
#1月1打#多重视角、多方博弈之下的苏联解体全过程,细节翔实,不少内容可与《苏联的最后一天》对照。戈尔巴乔夫所主导的苏共经济改革与民主化进程的双重失败、以及在遭遇改革反噬下的困兽犹斗,以叶利钦夺权所掀起的取苏联而代之的计划与转变,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等加盟国的独立进程,以及以老布什为核心的美国政界的斡旋与干预,在苏联终结的历史进程中,作者在纷繁芜杂的头绪中,很好地把握了各方势力在不同阶段所抱持的立场、政策与转向。这也再次论证了:当内部已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任何形式的权力让渡都无法拯救这个共产主义的集权帝国。然而虽照应到了对峙中的各方,但却无疑夸大了美国的作用,而将苏联共产主义的终结包装成美国在冷战中赢得了胜利以及民主价值观对抗共产主义极权的全面胜利,更只能当成美国的大国辞令听听而已。
评分好看!这段历史自己完全是空白,读完感觉哎呦我去,历史的车轮真是任性,哪需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个月就任性的把你从高处给荡下来直接碾压。
评分由关键人物引出关键事情,这个讲述很新颖也很好看。苏联的轰然倒塌真的让人震惊,而这本书写出了震惊以外的事情,原来早就已经注定如此。
评分“苏联并未失去大家对它的喜爱,因为大家本就不喜欢它。” “您明白超级大国的竞争是多么愚蠢,使自己的国家孤立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又是多么愚蠢。” “无论戈尔巴乔夫还是叶利钦都无法单独决定苏联究竟是存在还是灭亡。真正的冲突其实是独立的俄罗斯与其他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冲突。”
评分好的小区的物业运作通明民主,坏的小区物业效率低下不透明,甚至有的物业要求紧密团结在以物业中心经理的周围,封锁小区现金流,要求小区上网评论实名制,不允许小区居民访问脸书[囧]当然几年一度的物业选举又要来了,小区居民还没有投票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