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契诃夫写下了他的D一个多幕剧《伊凡诺夫》,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情况。观众看完这出戏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能走他们的路。十年后,契诃夫在第二个多幕剧《海鸥》中,继续探寻正确的世界观,表达了一种思想,事业的成功以崇高的信仰为前提。完成于1890年的剧本《万尼亚舅舅》赢得了列宁的赞誉,称它为“可怕的作品”,因为契诃夫用他的“天才”“敲击观众的空洞的脑袋”,向观众说明,理想和远大的目标非常重要。1900年,预感到革命风暴的契诃夫在《三姐妹》中呼吁,“一场强大有力的暴风雨已经准备好,它正在过来,已经逼近,不久就会把我们社会上的懒惰、冷漠、对劳动的偏见、颓废的烦闷一扫而空”。1903年,契诃夫在《樱桃园》中表达了告别“昨天的俄罗斯”的伤感,更表达了迎接“明天的俄罗斯”的憧憬与喜悦。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伟大作家、散文家、戏剧家,其作品被翻译成一百多种文字。本书所选的几部戏剧作品,在一百年间享誉世界戏剧界,在世界各国剧院常演不衰。
契诃夫的戏剧创作最初被评论家批评为情节松散、冲突性不强。但契诃夫认为,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的,舞台上应该再现生活的真实面,生活中有复杂的东西也有简的东西,幸福与不幸都发生在吃喝、行走中。契诃夫突破了以往的戏剧创作传统,选取真实生活中的有意义的事件,尤其是偶然事件,以展现戏剧冲突。
斯坦尼斯拉夫和丹琴柯都注意和赞赏契诃夫戏剧中的“暗流”,认为正是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之下潜伏着契诃夫的创作初衷。
这本书我有的是PDF版,2016年读了《伊凡诺夫》。 虽然家里买了一些契诃夫的书,但一直束之高阁,零星读过几个短篇,这是第一次认真地读他的剧本,不知不觉非常投入,当时沉浸到伊凡诺夫的故事里不能自已,非常感同身受,不能再接着读下去,当时说 ”刚读完伊凡诺夫,惆怅抑郁。...
评分 评分刚开始读契诃夫的戏剧,有点迷茫,和易卜生那种直来直去完全不同。温吞水似的情节不紧不慢地展开,半死不活的人物,而且是佩戴着俄国人繁杂的称呼(名字、父姓、姓、昵称)一群群地出现,说了两三段不痛不痒的话又下去,搞的你摸不着头脑。可慢慢地读下去,就能体会到契诃夫的...
评分读过18世纪法国上流社会侯爵夫人们的回忆录,你就会理解公安委员会和断头台对于人们是必要的净化剂, 读了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特别是契诃夫的作品,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十月革命。 俄罗斯作家有一种天才,他们能够激起你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让你渴望伟大和高尚,追...
评分感觉契诃夫仿佛俄国文学界的白居易,太亲切太好读了(记人名的部分除外),语言可以说是生动平实的,如海鸥一类的比喻也是很易懂,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深度,我应该早点开始读的。看完之后比较喜欢伊凡诺夫和海鸥两篇,就是留下俩疑问:伊凡诺夫是不是抑郁症?特利果陵是不是契诃夫自己的投射?
评分契诃夫的戏剧,感觉如今市面上更通行的是童道明译本、焦菊隐译本,本书是以契诃夫小说译本名世的汝龙的译本。本书收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五部大作。内容本身打六颗星、十颗星都可以,唯一的缺憾是本书的前言——一篇写于六十年前的序言,满纸阶级言,一把斗争泪,契诃夫变成了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懒得找人再写一篇?还是有何隐情?方家教我
评分比莎士比亚的戏剧好读一点
评分特别喜欢,感觉里面的人物都有自己曾经的影子,人生各个阶段经受的心灵磨砺。
评分感受到契诃夫某些同质化的东西,多看几本再谈感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