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诗体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贵族青年奥涅金在上流社会所发生的故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个“多余人”形象,该作品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之作。同名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亦闻名于世。
普希金 (1799—1837)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主要作品除了诗歌以外,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黑桃皇后》及《别尔金小说集》等。
译 者
智量, (1928— )原名王智量,北京大学毕业,曾在北大西语系、俄语系、中文系和社科院外文所工作,1958被划为右派分子,失业至1979年。1979年12月起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任教,1985年起任中文系教授,1993年退休。翻译出版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海涅、狄更斯等世界文学大师的多种作品,创作过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和回忆录《人海漂浮散记》等作品。有《智量文集》和《智量译文选》出版。
俄文学选修课上老师讲到这部作品,之前已经看了一遍。因为是译文所以在语言方面减色不少,原文毕竟是诗歌,但如果要是读原文的话所需的时间也就不是一星期了,而且自己对于俄语的领悟确实也无可恭维。 这部小说比较吸引我的是作品中流露出的俄罗斯优雅与浪漫的气质。决斗,如...
评分奥涅金,这个艺术形象出自普希金笔下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他以独特鲜活的性格,成为首个“多余人”的典型。 提及“多余人”,还得谈到赫尔芩的《往事与随想》[1]。文中将“多余人”概括为“一种古怪的人”,亦或懒散的旁观者。 而奥涅金这位“多余人”形象,...
评分 评分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普希金的随笔,他尤其提到《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谈到主人公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这个19世纪的青年“多余人”。尤其说到女主人公是俄罗斯民族文学中现实主义出现的第一个正面的成功的女性形象。这本书是普希金的第一本现实主...
评分优美舒展而汹涌澎湃的诗的长河,从太行山外那个叫小米裕的田垄间,均匀起伏地流淌出来。这是奥涅金的故事、塔季扬娜的故事、俄罗斯的故事、普希金的故事、辜负青春的故事、被青春欺骗的故事,也是十年浩劫的故事。
评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一口气读完,译笔流畅,译者智量人生也和奥涅金一样传奇,译本来之不易。 如果普希金是俄国的歌德,那叶甫盖尼·奥涅金就是俄国的浮士德,普希金虽然没有像歌德花半辈子的时间,但也花费八年之久。其中蕴含作者的私人倾向和描绘社会生态,承前启后之作。 俄罗斯人那么喜欢决斗,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普希金《上尉的女儿》,屠格涅夫《罗亭》都有决斗,hhh不决斗不多余人,不愧是战斗民族。
评分诗一样的语言,打开新世界,原来原来还可以写成诗体小说 可以说放在当代也很有意义的
评分我一直怀疑这是诗人给自己的挽歌。
评分我一直怀疑这是诗人给自己的挽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