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甫盖尼·奥涅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俄] 普希金
出品人:
页数:318
译者:智量
出版时间:2018-3-1
价格:CNY 3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20124770
丛书系列:名著名译丛书
图书标签:
  • 普希金
  • 俄国文学
  • 诗体小说
  • 外国文学
  • 俄国
  • 诗歌
  • 小说
  • 经典
  • 俄国文学
  • 诗体小说
  • 浪漫主义
  • 爱情
  • 社会风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诗体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贵族青年奥涅金在上流社会所发生的故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个“多余人”形象,该作品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之作。同名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亦闻名于世。

作者简介

普希金 (1799—1837)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主要作品除了诗歌以外,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黑桃皇后》及《别尔金小说集》等。

译 者

智量, (1928— )原名王智量,北京大学毕业,曾在北大西语系、俄语系、中文系和社科院外文所工作,1958被划为右派分子,失业至1979年。1979年12月起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任教,1985年起任中文系教授,1993年退休。翻译出版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海涅、狄更斯等世界文学大师的多种作品,创作过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和回忆录《人海漂浮散记》等作品。有《智量文集》和《智量译文选》出版。

目录信息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叶甫盖尼·奥涅金》注释
奥涅金的旅行片断
第十章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悲剧是艺术的最高形式。 而有谁能比奥涅金更可悲的呢? 我们不去谈奥涅金所代表的他那一时代,或者其他类似的时代的那些空虚、迷茫的年轻贵族们,不去评论他对上流社会的抵触,他的愤世嫉俗,以及他那不成熟的、可以说并不成形的、并且肯定是无法诉诸行动的政治理想。我们仅...  

评分

在重庆磁器口旧书店淘到的旧书。198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冯春译。扉页还有它第一任主人的签名和购书年月——“谢勤 1982.12”。读的过程中发现了里面夹着糖纸“鲜花奶糖”和一张便签。这种穿越时光的相遇,有着难以为旁人所感受的奇妙呀。 决定把便签上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其实只...  

评分

奥涅金作为一个贵族浪荡子、虚无主义者的典型,当然有他们最突出的两个特点,一是对什么都感兴趣,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二是缺乏行动力。 奥涅金爱好广泛,博览群书,游历也很广泛,能接触上流社会也能到乡下生活,可以说奥涅金充满了求知欲和探索欲,但是求知完了探索尽了他...  

评分

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普希金的随笔,他尤其提到《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谈到主人公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这个19世纪的青年“多余人”。尤其说到女主人公是俄罗斯民族文学中现实主义出现的第一个正面的成功的女性形象。这本书是普希金的第一本现实主...  

评分

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普希金的随笔,他尤其提到《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谈到主人公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这个19世纪的青年“多余人”。尤其说到女主人公是俄罗斯民族文学中现实主义出现的第一个正面的成功的女性形象。这本书是普希金的第一本现实主...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口气地读完,很爱这样的浪漫,将来一定要再看着注释好好的重读一遍。

评分

在看同名话剧之前,总算是读完了原著。实际很好读,很优美,有些篇章也称得上触动心弦。对普希金的最初印象,是他亡故于一次决斗。无独有偶,诗人普希金承继了他的作品《奥涅金》中,那位十八岁诗人连斯基的命运。//看完话剧后改五星。

评分

文学史中冷冰冰的“多余者”,却是普希金笔下最多情最敏感也最迷茫的青春!读了译后记,感触颇深,译者的人生实在可敬!

评分

读得太快了,脑子跟不上。???? 看了此书完全不想参加某俄语翻译大赛了。

评分

伟大!伟大的诗歌与伟大的语言! 普希金的这部“诗体小说”展现了语言(俄语)有多少可供挖掘的可能性,他将浪漫与现实结合,描写着人性与自然。抒情主体“我”则表达着一切,支配着所有的形象体系。 故事本身并不曲折,但普希金用出色的艺术掌控力将其讲述了出来。比如说普希金将浓烈的抒情氛围融入决斗场景之中,冰冷的死亡与火热的情感相碰撞,奥涅金复杂的思维在这样的碰撞之中被展现,但不止于此,普希金不仅描写了连斯基死亡的厄运,他还穷尽了诗人连斯基本能拥有的所有可能性,叙述者“我”为之动容,却又绝情地旁观着一切。这是普希金与普通诗人的本质区别。 翻译也相当出色,在不曲解原诗的基础上赋予了语言音乐性,即使汉语与俄语的差别如此之大,可读者还是可以由此窥见普希金那迷人的语言与诗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