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的一生

契诃夫的一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184
译者:陈剑
出版时间:2018-11
价格:3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141081
丛书系列: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
图书标签:
  • 传记
  •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 契诃夫
  • 苏俄文学
  • 外国文学
  • 文学
  • 法国
  • 契科夫
  • 文学传记
  • 俄国文学
  • 契诃夫
  • 戏剧
  • 短篇小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传记《契诃夫的一生》首次出版于一九四六年,道出俄国文学大师安东•契诃夫“烟花一场”的人生。

契诃夫出身贫苦,最初写小说只为谋生,直到遇上年长的伯乐靠书信指导他、鼓励他。文学上的成功与失败纷至沓来,病痛与孤独更常伴左右,但他始终对周围人保有最大的真诚与善意。

内米洛夫斯基笔下汹涌的文字在描摹契诃夫时竟平静、柔软了下来。

“然而,在无动于衷的人群里,契诃夫的妻子和母亲紧紧地偎依着,相互搀扶。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契诃夫曾经真正深爱过的,惟有她们俩。”

是看到这里,要合上书页之时,才能真的明白,什么是“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什么是“水晶一般的冷漠”。在疲惫和孤独的背面,始终希望能够捕捉到一丝让这个世界亮起来的清美的光辉——这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也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自己。

——袁筱一

作者简介

传奇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1903-1942)

她出生于一九〇三年,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小说处女作《大卫•格德尔》登上法国文坛,其刚劲有力的文风令读者难以相信作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后来,她又创作了《舞会》《库里洛夫事件》《伊莎贝尔》《猎物》等多部小说。二战爆发后,内米洛夫斯基开始逃亡,创作变得既艰难又危险。一九四二年夏,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害。未完成的野心之作《法兰西组曲》跟随她的长女德尼斯挨过了战火,于二〇〇四年出版,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内米洛夫斯基也成为唯一一位凭借遗作获此殊荣的作家。

目录信息

目录
月亮一般的契诃夫(序一) 001
——————————————————袁筱一
内米洛夫斯基虚构世界里的真实人物(序二) 001
——————————————————让•雅克•贝尔纳
契诃夫的一生 00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也挺想结婚,”他半是嘲讽,半是严肃地写道,“但请给我一个月亮般的妻子,不会总是出现在我的地平线上。她在莫斯科,而我在乡下……” 写这段话的时候,安东大概还没有真正喜欢过哪个姑娘,正如从未有人真正窥进他那颗深邃孤独的心一样。 四十岁的契诃夫还在努力严肃地...  

评分

(一) 《契诃夫的一生》,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封面用了淡粉的底色。这个颜色自然无可厚非,只是拿在路上看的时候,很容易就显得脏起来。封面左上侧是内米洛夫斯基的照片,说不好是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远远地望着,好像是很远的地方。内页的开始,是契诃夫及其家人的一...  

评分

在一篇王蒙谈论读书的文章里,曾把传记文学和准传记文学的模式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丑小鸭模式”,一类是“狄更斯模式”,而这两种模式,都是为了呼唤一种精神,不要怕苦,不要怕考验,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美好的日子终究会来临。 王蒙或许忽略了一点,不管是丑小鸭,还是狄更斯...  

评分

我非常喜欢女作家内米洛夫斯基,但我认为这本书并非作者的上乘之作。也并非一本优秀的传记作品。 和作者最著名的《法兰西组曲》一样,本书的构成是短章节式的。同样的,每一章节的主题也并非一尘不变,去写契诃夫人生。作者有时写俄罗斯的时局,有时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着...  

评分

小时候上语文课学过契诃夫的作品,但现在已经不太记得那些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了。看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很难想象那么出名的一位作家,一生是那么地艰苦,甚至曾经被父母抛弃,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但就是这个最不为父母疼爱的孩子,终究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文坛获取了很...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可爱,从封面到内容。

评分

居然再版了,老版花了我100多两银子

评分

那个“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像水晶一样的冷漠”带着温柔而忧愁的微笑的契科夫走远了。一个作家可能像契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为了生计不断赶稿,打算描绘灰色天空,泥泞的道路,在冷雨敲打窗子的声音中入睡。“世界是美丽的。只有一样东西是丑恶的:我们”,契科夫可以讲述旅行,讲述疲倦,讲述无眠的夜,但所有这些,对人类的苦难,仍无能为力。莫泊桑的人物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贫穷、衰老或生病,他们绝望的理由是外部的。而在契科夫笔下,一个人痛苦的原因是,在他眼中,生活没有任何意义。“开头总是满当当的许诺,中段便变得皱巴巴,到结尾……烟花一场”

评分

内米写契诃夫,犹如托宾写亨利·詹姆斯,不用华丽的词藻和复杂的表达方式,一笔一笔,缓慢、简单、含蓄,像此刻寂静中唯有窗外穿越无边夜色抵达耳畔的遥远虫鸣,像恋人的喁喁细语,温柔得让人沉溺(看托宾的《玛利亚的自白》,也是一样的感觉,又想起奥兹)。作为描写对象的安东,终其一生爱着钟声和墓园的安东,谦逊正直简朴带着勇气和尊严生活的的安东,怀疑冷漠和孤独的安东,除了第一篇序言里所用的月亮之外我觉得再没有更合适的比喻,散发着清冷的辉光,照亮外部世界,温暖夜行人的路途。最后这段话差点让我哭出来:「然而,在无动于衷的人群里,契诃夫的妻子和母亲紧紧地偎依着,相互搀扶。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契诃夫曾经真正深爱过的,惟有她们俩。」太爱这样的写作,也太爱这样的契诃夫。

评分

契诃夫,我什么时候能不这么爱你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