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契诃夫的一生》首次出版于一九四六年,道出俄国文学大师安东•契诃夫“烟花一场”的人生。
契诃夫出身贫苦,最初写小说只为谋生,直到遇上年长的伯乐靠书信指导他、鼓励他。文学上的成功与失败纷至沓来,病痛与孤独更常伴左右,但他始终对周围人保有最大的真诚与善意。
内米洛夫斯基笔下汹涌的文字在描摹契诃夫时竟平静、柔软了下来。
“然而,在无动于衷的人群里,契诃夫的妻子和母亲紧紧地偎依着,相互搀扶。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契诃夫曾经真正深爱过的,惟有她们俩。”
是看到这里,要合上书页之时,才能真的明白,什么是“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什么是“水晶一般的冷漠”。在疲惫和孤独的背面,始终希望能够捕捉到一丝让这个世界亮起来的清美的光辉——这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也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自己。
——袁筱一
传奇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1903-1942)
她出生于一九〇三年,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小说处女作《大卫•格德尔》登上法国文坛,其刚劲有力的文风令读者难以相信作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后来,她又创作了《舞会》《库里洛夫事件》《伊莎贝尔》《猎物》等多部小说。二战爆发后,内米洛夫斯基开始逃亡,创作变得既艰难又危险。一九四二年夏,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害。未完成的野心之作《法兰西组曲》跟随她的长女德尼斯挨过了战火,于二〇〇四年出版,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内米洛夫斯基也成为唯一一位凭借遗作获此殊荣的作家。
(与本书内容并无太大关联) 2018-2019年(一次旅行),我进行了一共看了二十三本书(包含四本漫画),其中不乏有些是为了快点看完,纸质书放在那里,你随时翻翻,就像张嘴喊着:“这又本书落单的书!”的感觉,所以想赶进度,草草了事…… 除了几本,我非常耐心的看到最后一页...
评分契诃夫的家乡在俄罗斯的塔冈罗格,小城泥泞又沉寂,他的童年包裹在一个破败的院子里,土墙岌岌可危,雨天的屋檐下,你能发现一只接水的木桶,而狭促的厨房里,永远囤积着酸白菜。 契诃夫是杂货铺老板的儿子。他有两个哥哥,大哥亚历山大把生活搞成一团糟,整天抱怨叹息,二哥...
评分1904年一个闷热的夏日夜晚,安东•契诃夫躺在巴登维勒一所旅馆的床上,生平第一次自己要求见医生,奥莉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她忧伤而疲惫,置身于无动于衷的人群当中,感到更加无助、孤独,他想起附近住着两名俄罗斯大学生……小说正文的结尾和雷蒙德•卡佛的《差事》接上...
评分(与本书内容并无太大关联) 2018-2019年(一次旅行),我进行了一共看了二十三本书(包含四本漫画),其中不乏有些是为了快点看完,纸质书放在那里,你随时翻翻,就像张嘴喊着:“这又本书落单的书!”的感觉,所以想赶进度,草草了事…… 除了几本,我非常耐心的看到最后一页...
评分在一篇王蒙谈论读书的文章里,曾把传记文学和准传记文学的模式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丑小鸭模式”,一类是“狄更斯模式”,而这两种模式,都是为了呼唤一种精神,不要怕苦,不要怕考验,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美好的日子终究会来临。 王蒙或许忽略了一点,不管是丑小鸭,还是狄更斯...
“在生命的尽头,她坚定地认为,一个作家在自我完善和道德提升中,也会完善和提升他的艺术。契诃夫从来没有做出如是的教诲,但他用整个人生为这一真理做出了最好的阐释。”
评分本来就无聊想闲翻两页的,居然一口气看完了,第一次读内米洛夫斯基的书,先选了一本类似传记的来看,篇幅不算很长,简要的叙述了契诃夫的一生,他忍耐,公正,爱在人群中,也爱花园,悲惨的童年让他总是对世间充满怀疑,可是又忍耐温柔的对待一切,尽管总是温和笑着的,但又透着“水晶一般的冷漠”,一生中他最爱的是纤细的母亲和热爱艺术和舞台的妻子,生命终结的他仍然克制着隐忍着对妻子的爱,忍受着病痛和孤独,是的,他总是孤独的。诶,最后的濒死的描写虽然平静,但是看得我心里总是有点压抑。
评分非常可爱,从封面到内容。
评分我永远喜欢契诃夫
评分19047.这些柔缓和伤感属于作者,而非契诃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