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

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英] 贝克莱
出品人:
页数:126
译者:关文运
出版时间:2017-4
价格:1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2889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贝克莱
  • 哲学
  • 西方哲学
  • 认识论
  • 经验论
  • 商务学术丛书
  • 英国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哲学
  • 对话体
  • 宗教
  • 怀疑论
  • 理性
  • 柏拉图主义
  • 形而上学
  • 古代哲学
  • 爱尔兰文学
  • 启蒙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是英国经验论代表人物贝克莱的代表作。在本书中,作者进一步发挥了他在《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的基本观点,认为物质不是客观的,物质只是在被人感知的范围内存在,物质只是人的各种感官知觉的一些印象或观念的结合体。书中的海拉斯借指古代希腊哲学中唯物主义的主张者,而斐洛诺斯直译就是“爱努斯”。“努斯“即希腊语中的心灵灵魂,泛指感觉、思想、意志等精神活动。作者在本书中所要维护和阐发的,就是作者以“怒斯”统摄存在的著名哲学主张:存在就是感知与被感知。本书以对话体阐发该原理,整个作品显得活泼流畅,因此比其《人类知识原理》一书更具有可读性,观念的阐发也更加完整和逻辑一贯。

作者简介

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为近代英国(爱尔兰)著名哲学家,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著有《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等,均成为当时英国各大学热烈讨论的话题。1734年被任命为爱尔兰基尔肯尼地区主教,任职18年,仍一直致力于哲学思辩,1752年移居牛津附近的新学院。贝克莱在《视觉新论》中继承和发展了经验主义中的心理联想主义传统,在《人类知识原理》《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中则系统阐发了他的著名哲学主张:“存在就是感知与被感知”。贝克莱在其后来的著作中还进一步阐发了其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的主张。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运思水平极高

评分

1.第三篇回答了精神存在的理由,是自我反省,因為“我”的存在不可懷疑,而反省作用正是自我(精神)存在的確證(84-87)2.柏克萊堅稱不思想的物質不可知,並且以物質的信仰為哲學紛亂的緣由。但拆掉物質後又警惕不可知論,個人感到他的論述似乎在用上帝緩解不可知論的焦慮,但他又說“上帝因是具有超越無限的完美性的存在者,所以其本性不可為有限精神所瞭解。”(114)反物論還有一層,是為知識的確定與可知提供基礎,因為倘若按摹本或影像說,觀念(知識)與實在事物只能糾纏不能確信。3.在想象與觀念的區別里,強調強度、活潑、清晰、持久(60.88),看到了休謨。4.上帝的道德督促:因為隨時感知、對人加以影響而成立。至於人類的罪惡現象,柏克萊說上帝並非唯一的罪惡主動者,主要由“能思想”的人來支配行動、分擔責任。

评分

补标。读是读过,就是仓促之下不曾弄懂,如今已忘尽。

评分

1.第三篇回答了精神存在的理由,是自我反省,因為“我”的存在不可懷疑,而反省作用正是自我(精神)存在的確證(84-87)2.柏克萊堅稱不思想的物質不可知,並且以物質的信仰為哲學紛亂的緣由。但拆掉物質後又警惕不可知論,個人感到他的論述似乎在用上帝緩解不可知論的焦慮,但他又說“上帝因是具有超越無限的完美性的存在者,所以其本性不可為有限精神所瞭解。”(114)反物論還有一層,是為知識的確定與可知提供基礎,因為倘若按摹本或影像說,觀念(知識)與實在事物只能糾纏不能確信。3.在想象與觀念的區別里,強調強度、活潑、清晰、持久(60.88),看到了休謨。4.上帝的道德督促:因為隨時感知、對人加以影響而成立。至於人類的罪惡現象,柏克萊說上帝並非唯一的罪惡主動者,主要由“能思想”的人來支配行動、分擔責任。

评分

看懂了大概六七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