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喜仁龍得到民國總統特許,考察瞭民國政府駐地中南海、北京的城牆與城門,並在溥儀的陪同下,進入故宮實地勘察和攝影。本書正是這次考察的精華集錦。
全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原名《中國北京皇城寫真全圖》,首版於1926年。收錄瞭14幅建築繪圖,300餘張照片。全麵展現瞭紫禁城的城門、角樓、殿宇等建築的結構與裝飾特點,如實記錄下瞭中南海、北海、圓明園等皇傢園林的原貌。
下冊原名《北京的城牆和城門》,首版於1924年。收錄瞭十餘萬字工程勘察記錄,50餘幅測繪圖,詳細考證瞭北京城牆和城門的建築構造和曆史變遷,並附有130餘幅極具藝術性和視覺震撼力的照片。這是現存記錄老北京城牆和城門最翔實可靠的文獻,更是後世學者無法超越的巔峰之作。
喜仁龍(Osvald Siren,1879—1966):20世紀西方極為重要的中國美術史專傢、首屆查爾斯•蘭•弗利爾奬章獲得者。曾任職於瑞典斯德歌爾摩國傢博物館,後為斯德歌爾摩大學美術史教授。1916年起,相繼赴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日本名校講學。1920年起六次來華,並深深愛上瞭東方藝術。對中國古代建築、雕塑、繪畫藝術研究極深,代錶作有《北京的城牆和城門》(1924)、《中國雕塑》(1925)、《中國北京皇城寫真全圖》(1926)、《中國早期藝術史》(1929)、《中國園林》(1949)等。
瀋弘:浙江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遍訪哈佛、芝加哥、倫敦等地圖書館,搜集瞭大量國內難得一見的珍貴記錄。目前承擔教育部重點攻關項目“外國收藏16—20世紀來華傳教士檔案整理與研究”。著有《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倫敦新聞畫報記錄的晚清1842—1873》 《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倫敦新聞畫報記錄的民國1926—1949》 《西洋鏡:1907,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等。
聶書江: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畢業,現任教於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研究方嚮為傳播學、跨文化傳播。
(作者署名:刘涤宇。限于篇幅,《世界建筑》杂志删除了除第一句话之外的第3段整段) 喜仁龙(Osvald Sirén,一说应为“喜龙仁”,1879—1966)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无可争议的泰斗级学者,也是在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之前已颇具影响力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者。他的这本《...
評分 評分近读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第一卷,其中谈到史前中国的诸多文明中已有壕沟和城墙的出现,前者防豺狼野兽,后者防外敌入侵。城墙的出现,是冷兵器时代的遗存,在中国还有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的背景。在大一统的盛清,后者的意义丧失,所以康熙帝会废长城,而前者的坚固...
#2019030
评分tons of old beijing images
评分此書分上下冊,實際《老北京皇城寫真全圖》是上冊,下冊是《北京的城門與城牆》。
评分印刷尚清晰,然地名標錯數處。
评分圖圖圖!太重要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