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日本文化 日本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 鲁思·本尼迪克特 *北京·商务印书馆* 美国 @译本
发表于2025-02-23
菊与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菊与刀》是二战后期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为美国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据。
“菊”本是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本书自1946 年出版以来,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已经成为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并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与《菊与刀》最为著名。尽管她论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论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吕万和,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曾任天津市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室、日本史研究室研究人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咨询委员(1989年)等。出版作品有《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明治维新与中国》一书(日本、东京六兴出版社,1988年)等。
刚刚读过《北冥有鱼》,对人类学家有了一定的认识。读后该书,更加敬佩人类学家!
评分还凑合吧,有些问题没阐释清楚,方法论也存在问题
评分只借助些许文字资料和周围人的只言片语就研究得如此透彻,着实不容易 作者将日本历史和社会演变中日本人的生活模式同日本人的特点联系在一起,是很合理的思考方式,也是正确的一个方向,但不可避免地有不足之处 《菊与刀》不仅研究了二战时期日本人的特点,还结合对比了日本文化之源头: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特点,个人认为作者对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区别还是把握得很准确的 通读此书后,再结合个人的一点经验来讲,关于某个民族的性格特点或许还是自己人来研究会比较容易一些,尤其这本书的作者还是美国人,跟亚洲人的区别太大,在研究的过程中一旦跟自身的性格和思考模式进行对比时,观点难免变得极端很多 建议在阅读此书后,及时补充相关资料,尤其是日本学者的评论或者读后感
评分写得非常好!不到2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只能借助战俘和隔离所里的日裔美国人、英译日本书籍等资料的学者,写到这个地步真的很厉害!很多观点觉得很新颖:比如日本人的各安其所、耻感等,感觉对日本人多了解了不是一点点。日本人随机应变、只追逐最强者的水平真是厉害,感觉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虽然心理上我并不希望这样的事发生。
评分书之精彩自不待言,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近邻,包括日本,印度,越南,蒙古等,我们对他们了解多少?有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双边关系问题?
菊与刀这本书是一篇关于日本人的报告,但这里并不想讨论日本的民族性和国民性问题,本文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本尼迪克特分析日本民族的方法。 本尼迪克特从没未去过日本,也不懂日语,更没有接触过正常生活状态下的日本人。她只凭借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写的游记﹑日本自己的文...
评分死亡=悲哀=美,这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一个等式。 死亡在到来的那一刹那,如同樱花绚烂地飘落,这是美的极致,也是他们所想要的理想状态。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死亡意味着纯洁、干净和超脱。他们毫不畏惧死亡,坦然地面对死亡,欣赏死亡,而且他们像是在体验死亡,甚至乐于...
评分 评分对于日本,我们这代人实在感情复杂。从小受的国家主义教育令人始终不忘历史的耻辱,最早接触的日本人形象是抗战题材电影上留着小胡子、愚蠢又凶残的日本军官,听到最多的日语是咬牙切齿的“八格呀路”;可是时间推移,这种单一印象受到无数信息的冲击和篡改,日本的电子产品是...
菊与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