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讨论政权的起源及其目的,即安全是政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所在,同时,这种政府必须保障公民的自由,然而英国的政体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潘恩通过带有宗教色彩的讲述说明君主并非天然正义的。他仔细分析了北美的形势,指出英国不会真正维护北美的利益,北美不会有真正能够保护自己的政权。潘恩认为现在对英国的反抗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足以能让他们获得完全的独立,并使北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他分析了北美大陆实现独立所具有的条件,论证说现在是实现独立的大好时机。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撰写了铿锵有力并广为流传的小册子《常识》,极大地鼓舞了北美民众的独立情绪,被视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名称也出自潘恩。
本书写与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的那年,与独立宣言一起,成为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号角与檄文。 本书目的就是割断当时北美人对英国以及英国式政体的迷信、畏惧,以及幻想和依恋,劝说美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就像劝慰一个18岁的青年,放弃对家庭和父母...
评分 评分1776年,托马斯•潘恩出版了鼓励北美独立的小册子《常识》,他用激昂铿锵、清晰睿智的语言嘲弄了君主制的昏庸、抨击了世袭制的荒诞,并为人们描述了理想中的共和政体,在那里,人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实现。你同样可以在这个小册子里读到某党最爱念叨的依法治国和今天的...
评分初读《常识》,我立即被托马斯·潘恩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所吸引和震撼。我不是一个专业研究政治学和历史学的人,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如果撇去潘恩对于英美之间的利弊抗衡等相关的内容,这仍旧不失为一本宣贯常识的好书。 启发民智,扫除蒙昧,质疑成见,托马斯·潘恩之于美国历...
评分其实,早就听说过《常识》这本书。刘瑜和李海鹏的杂文集里都会提到托马斯潘恩和这本号称改变世界的20本书之首的小册子。读罢这本书,才明白为什么它能有如此的盛赞。 这本书诞生于1776年,距今200多年了。读这本书,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来。18世纪后叶,北美殖民...
比梁文道的那本同名书好上太多,简洁深刻,小册子的巨大作用。社会是由我们的欲望所产生的,政府是由我们的邪恶所产生的;前者使我们一体同心,积极地增进我们的幸福,后者制止我们的恶行,消极地增进我们的幸福。鼓励交往较于制造差别。前面的一个是奖励者,后面的一个是惩罚者/这种不时的互换会同社会的每一部分建立共同的利害关系,各部分就会自然地互相支援,正是基于这一点(不是基于帝王的无意义的名号),才产生政府的力量和被统治者的幸福。这便是政府的起源和兴起,是由于人们德行的软弱无力而有必要采用的治理世界的方式,政府的意图和目的:自由与安全/一个宪章可以被理解为人人必须参加的履行神圣义务的盟约,借以维护各个个别的部分在宗教、职业自由或财产方面的权利。牢固可靠的契约和公正合理的对待可以使友谊经久不变/北美的真正利益
评分正统国师 太厉害的很
评分如果把文内“国王”替换为XXX,会感觉骂得非常解气
评分在所公认的促进北美独立的历史价值之外,潘恩后来还写道:「美国的独立如果不曾伴随一场对政府原则和实践的革命,而单从它脱离英国这一点来考虑,那就微不足道」、「独立之后,继续前进,建立具有示范意义的政治制度--才是我写作时考虑的首要原则」。有关政治制度和政体的论述比呼吁独立的内容更有思想价值,也正是我们需要的常识。
评分在所公认的促进北美独立的历史价值之外,潘恩后来还写道:「美国的独立如果不曾伴随一场对政府原则和实践的革命,而单从它脱离英国这一点来考虑,那就微不足道」、「独立之后,继续前进,建立具有示范意义的政治制度--才是我写作时考虑的首要原则」。有关政治制度和政体的论述比呼吁独立的内容更有思想价值,也正是我们需要的常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